美文网首页
15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

15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

作者: 云若 | 来源:发表于2022-04-06 23:29 被阅读0次

现在“出生入死”是经过生死之关、经历无数考验的意思。

而老子讲的“出生入死”的“出”就是生的意思,“入”就是死去了,我们整个生命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意思是,从出生开始到安度晚年,按照正常年纪去世的情况,人数占十分之三。

“死之徒十有三”意思是,那些中途夭折的,因无妄之灾去世的人,人数也占十分之三。

“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是说,中间这部分人是自己把自己折腾死的。

“生生”,第一个生是使动用法“使他活”;第二个“生”是名词“生命”。想让生命活得更好,这叫“生生”。

这部分人为了追求更加有生命力的状态而养生,反而把自己折腾死了。

按理说,养生了不是应该活得更好吗?

老子说,“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太想让生命更加富有生机了,用了太多方法刻意养生,给生命之火不断添油,过分奉养生命,所以这些人没到天年就去世了。

如果你太想养生,太想让你的生命一直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这种欲望就已经背离了养生之道,跟正常运行已经不吻合了。本来是想生命更好,结果却导致它过度损耗。

老子这里揭示了一个理念:养生一定要尽量减少欲望,养生的关键是养心,心态不好,欲望过度,才是万病之源。

用坦然的心态做事,无论做什么都是在养生。

相关文章

  • 老子也来谈谈养生!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

  • 《道德经》瞻阅有感 善为大铠,可御刀兵;正为大德,自天佑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

  • 道德经(一百八十一)>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③生④,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注释】 ...

  • 《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

  • 45章 摄生之道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出生入死”,是...

  • 民无死地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

  • 道德经·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而民生生,动皆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

  • 《道德经》终极解读第50章——【 不作就不会死 】

    原文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而民生生,动皆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

  • 美嫺读书记

    《道德经》中有一段话: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

  • 道德经|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其无死地

    【原文】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tj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