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past is prologue.
经典的翻译是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虽然是断章而来,却不会仅仅只是“取意”,反而是一种比较能够说服自己的放下。
过去所遭遇的,快乐,痛苦,责难,委屈,如果只是为了此刻而来,只是现在的铺垫,那么不管曾经被如何对待,也都不算什么,不是吗。
一曰慈。如何才能真正的慈爱,放下,与过去和解?What's past is prologue,我觉得是个不错的心理暗示或者解决方案。
做不到慈,不能够放下,无法与过去和解,无非是不甘,委屈,凭什么。如果只是个铺垫,受再多苦也没什么关系。
Call back三遍,因为想清楚还算容易,做到很难。
慈故能勇。为什么能勇,能义无反顾,敢义无反顾,敢相信义无反顾会得到支持?慈爱,善良,坦坦荡荡,内心充满了阳光。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相信别人,才敢信任他人,才能义无反顾的勇敢而不担心被辜负。完美闭环。
无法勇敢是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勇敢会被珍惜,被友好对待,自己的内心都是自私的灰暗的人当然无法相信别人。
尽管自己的慈和勇未必真的能得到友好对待,但持正向善,是自己对世界的态度,也才能勇敢All in。
语言苍白,逻辑不清晰,反反复复我无法表达的清晰明白,但如获至宝。老子的乌托邦世界不是格言警句,而是有着清晰的逻辑闭环,有理论有实践有解决方案。只是过于朗朗上口倒背如流,反而没有去解读和践行他的深意。
董宇辉说他的直播间经常会有人说,来的太晚了。董宇辉说不是,如果来的太早,可能不会珍惜,只有在最需要那一口水的时候给,才会被认真对待,也才配得上。
我想也是,给的太早无法理解,这些属于“祖母的智慧”学龄前都已经会背又如何,读懂已是曲中人。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解】
天下人普遍认为道太大了,似乎没有任何东西与之相似。正是因为“道”实在太大了,所以才没有任何事物与之相似。如果“道”果真与本已存在的某一事物相像,那么“道”也太渺小了。
我有三件宝物,长久以来我一直持有、守护、用心保存着它们。第一件宝物是慈爱,第二件宝物是简朴,第三件宝物是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面。一个人有了慈爱,才有勇敢的勇气;有了简朴,才有资本做得到大方;不处于天下人的前面,才能够成为世间万物的统领。
而今,如果舍弃慈爱而要勇敢,舍弃俭啬而要大方,舍弃甘居人后而要争先,就会走向死亡。
有慈有大爱,用于作战就能获得胜利,用于防守就能巩固防守力量。上天要救助保护一个人的时候,必然会用慈爱来呵护守候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