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67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老子引以为豪并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这个“护身三件宝”,他首先开门见山说我有“三宝”,其次说他自己对“三宝”的爱惜和重视:持而保之——倾心真正掌握,倾力好好收藏。这四个字,我觉得是说践行“三宝”的条件,关键在于自己,在于掌握,在于保持,即自持自保。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得需要长时间的过程坚守。再次,才郑重其事,一板一眼,慢条斯理地道出“三宝”到底是什么: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三宝”具体什么意思呢?倒也不难理解。
对“慈”的理解很单一,几乎没有异议。慈就是慈悲、慈爱。大而言之,对自然天地的慈悲情怀;小而言之,对家人友人陌生人的爱心爱意爱行。总之是让世界充满爱,没毛病。
对“俭”的理解,稍有不同。俭,相当于第59章讲的治人事天莫若啬。一般而言,第一个意思是节俭、节省。不仅包括金钱物品,还包括时间精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提倡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第二个意思是节制、收敛。比如私心和欲望。寡欲少思,自我约束。
对“不敢为天下先”的理解,则存在分歧。第一种解释:是居后和不争。这里体现的是“柔弱胜刚强”的为人处世姿态。因不争而居后,因居后而不争,它呈现的是方式方法,并以此达到人生目的。第二种解释:不敢为,即不敢违;天下先,即为前人遗存下来的大道和真理。连起来说,“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敢忘本,不敢数典忘祖,不敢违背真理。
做到“三宝”有什么好处呢?说得很明白: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具备慈爱之心的人能够做到真正的大智大勇,具备勤俭自律品质的人能够真正做到游刃有余、广大持久,具备谦后居下品质的人能够真正做到大家风范,引领潮流。
何以见得?有何根据?
比如,自然界中,小麻雀落地被狗叨走,老麻雀会奋不顾身去“狗嘴夺幼子”;母亲和孩子同时被地震埋在废墟中,母亲会出于本能的勇敢无畏去护佑孩子生命,所以“慈故能勇”。
比如,珍惜个人的名誉、才华和身体,不浪费生命;珍惜一切自然资源,珍惜一切社会资源,不浪费人力财力物力。这样,遇到风风雨雨,崎岖坎坷,才能平稳度过,处之泰然。否则,如果一个人老是疲于奔命,还怎能干成大事?如果一个国家老是风雨飘摇,还怎能正常发展?如果一个社会老是无视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还何谈科学可持续发展?所以“俭故能广”。
比如,不敢为天下先,因为居后不争“不充老大”,所以能更好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韬光养晦,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不忘根本,不忘规律,所以能够遵循大道,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不敢是为了更好的敢,居后是为了更好的向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
还有人从兵法上来理解:慈,可以使士兵勇猛;俭,必然兵足将广;不敢为天下先,则因礼贤下士,懂得用兵之道而成为军队的首长。这样的解说虽然说得通,但与老子的反战思想有些冲突,不一定符合作者的本意。姑且存留此说。
最后小结一下:《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叫“人要难为自己”,说得很好。人人渴望进步成长,但很多不良习惯会阻碍这个愿望的达成。所以,人需要时不时难为一下自己,让自己冷漠的心灵变得慈爱,让自己放纵的欲望稍稍收敛,让自己争强好胜的想法平复一下。总之,要让慈爱、节俭、谦让这三股生命的清泉自然流淌,追求道德生命的最佳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