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承担着,学习着,成长着

承担着,学习着,成长着

作者: 小尘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12-23 23:45 被阅读0次

转眼间本学期《单元备课视域下小学数学中高段教学设计》的课程已全部结束。这学期,自己的状态不是特别好,几乎每次作业都是踩点提交。但回顾这学期走过的学习之路,收获还是不少。借这次作业机会,做个复盘。

一、担任义工,倒逼自己更好地学习

今年自己的状态不佳,但选修课程后,我还是主动报名当了义工。承担即成长是烙在心底的真言。我知道自己一向都比较重承诺,领到任务,就会尽力去完成。这学期我的任务是批阅作业。为了更好地批阅伙伴们的作业,我必须抽空反复地阅读作业要求。特别是有关数学专业知识的,一直担心自己没能把握住核心概念,没能准确领会导师布置作业的意图,所以除了反复阅读作业要求,还要不断重看预习资料,回看宋老师的讲解。因为有这样的义工任务,有这样的承担。我人再疲惫,对学习也不敢马虎。

批阅作业,需要点评和评分,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就必须认真地阅读,对有些文章中提到的观点和实例,我还要借助工具进行查阅、核实,以便给出更客观的评价。对一些比较高质量的文章,反复阅读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也是能够受到启发的。这就是承担即成长的现实注解吧。

当了义工,还有一个福利就是可以直接与导师交流,能得到导师的点拨。我知道宋老师很忙碌,所以轻易不敢打扰。但每次作业,都能得到宋老师的耐心阅读和认真点评。比如第七次作业,宋老师就给出了这样的点评:“陈老师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描述了“圆周率”的发生发展,后续也说了一下学生课堂可以怎么做,您先从图形直观感受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应该是在2到4之间,后边又通过绳测法得到比值,但到这里是不够的,可以让孩子浪漫感受做圆的内接多边形无限逼近圆周率,虽然他们不会计算,但老师可以直接给出不同情况下的比值,让孩子们浪漫感受无限分割思想。”三言两语,直击要害。通过宋老师的反馈,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朝哪边努力?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因为报名义工,必须有所承担,所以学习必须更认真。因为报名义工,享受到导师的直接指导,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问题所在更为清晰。也因此倒逼自己更认真地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

二、完成作业,沿着导师设计的路径成长

这学期,包括这次作业,老师一共布置了八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思考为什么要制定计划?怎么制定计划?我认真阅读预习材料,利用导师提供的框架,从SWOT分析、MVVS分析和战略地图三个方面进行工作计划的制定。

比如通过分析,我列出自己的四个优势:

(1)较强的学习力

    虽已过不惑之年,但好奇心不减,仍充满学习激情。遇到一些对自己触动较大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能用心地学习,并有选择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力算是比较强的,不管是N师学院的课程,还是新网师等课程的学习,成绩都较好。2023年春季,新网师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都获得了优秀,且都被评为榜样学员。

(2)较强的耐挫力

遇到挫折,不会怨天尤人,总是能及时的调整好心态,投入到新的探索中。对不能改变的能够接受,会去努力改善能够改善的。这一个优势,对尝试并探索各种新鲜的教学方式是很有益处的。

(3)较强的表达力

    我们从2019年9月1日开始,就开启了"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日更活动。持续的写作练习,让我拥有了较强的表达力。对于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实验过程收获的成果。我都能及时地把它呈现出来,获得更多同行者的帮助与加强。

(4)累积的专业性

这个暑假,我开启了数学主题专业阅读。《奇妙的阅读和好玩的作业》《数学课,可以这么好玩》《小学教师怎么用好数学课程标准》《玩游戏,学数学》……9月1日开始,我们还开启了新课标的共读。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6:00~6:30我们齐聚直播,啃读新课标。这样的专业阅读,让我对数学课程,数学教学更敏感。

也注意到自己的三个劣势:

(1)软硬件支持

学习单的印制需要材料也需要时间。学生学习状态记录、拍摄、留存需要一些设备。这些硬件不一定能获得支持。领导和家长既要双减,又要成绩,这样的实践研究需要折腾,效果如何不确定,也不一定能获得支持。

在这一点上,我们团队做的利用教材进行预习,可以减少一点点压力。

(2)缺乏同行者

    我们属于农村学校,老师们习惯按部就班的教学。要让他们一起探究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要做这样的实践研究,在学校里,我是独行者。而且是默默的独行者。

不过,在网络上,我有一批同行者,比如我们工作室的伙伴。大家会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互相赋能。

(3)缺乏精细度

    虽然这个假期对自己的数学理论进行恶补,有数学专业阅读,但总体还是不够深入,对一些理念,对数学的本质,理解还是不够透彻。数学科整体的架构和研究的深度都不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一些理念的阐释,都停留在表面,较难深入。一些想法不错,但落地起来,缺乏精细度,执行起来效果可能会差一些。

因为有了这些工具,我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制定的战略地图,制定的课程计划,就比较接地气,比较容易实施。现在学期过半,基本上能够按计划实施,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次作业开始就是具体的教学思考,课例设计。

第二作业任务是,从以下问题说说你的理解 : 如何研究分数的三个核心问题?如, 分数的诞生, 分数的比大小, 分数的四则运算。指向的是分数意义教学设计。

第三次作业,要求以《分数的乘法》为例,进行更具体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四次作业,聚焦小数三个核心问题的思考:小数的诞生,小数的比大小和小数的四则运算。

第五次作业,研究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教学。

第六次作业,聚焦一维,二维,三维度量的本质。

第七次作业,具体到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第八次作业,也就是本次的作业要求是:“经历一学期的学习, 《单元视域下小学数学低中段教学设计》课程一定给您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或许是一些关于数学教育中的新思考, 或许是改变了自己对数学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等等。请您结合自己学习及实践的经验, 撰写一篇课程学习收获。”其实就是复盘小结。

每一次作业虽然都是踩点提交,没有反复琢磨修改。但每一次,我都是很认真地阅读预习资料,思考后再书写提交。就这样,我沿着老师设计的作业,从学期的课程计划,到每一个知识点的整体思考,再放大细节设计具体的课例,再到最后的复盘。在预习中吸纳,在写作业中思考并输出,对“单元备课视域下小学数学中高段教学设计”一些思考的方法,具体的操作实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三、倾听课程,感受分享者的优秀品质

八次课程,主讲者都是宋亚男老师。这是一位术业有专攻的老师,她对数学学习本质的理解,她的玩游戏学数学课程研究,都令我佩服。更让我敬佩的是,她对数学课堂和新网师课程的探索与求变。不管是课堂中的数学教学,还是在新网师面对学员的教学,她都努力在创造一种参与的场域,,互动的氛围。一般课程的课前分享都只是简单的作业分享,是佐料。但宋老师有时会把这些分享作为课程主要的原材料,作为讲解的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与指导。在分享的过程中,也比较注重互动。这种心中有学员,从学员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特别接地气。导师对学员的这种看见,老师对学生的那种关注,对学员,对学生来说,力量是非常大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除了宋老师,还有不少学员当了分享者。在这些分享者中,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叫沈凡米的老师。第一次分享就被她吸粉了。她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教学的探究,有独特的视角。她的认真与执着,都值得我学习。真正好的学习场域,不止有好的导师,应该有优秀的同学。

总之,这一学期来,在导师的引领下,在助教的服务中,在小伙伴们的分享里,在自己的努力下,我学习着,成长着。若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义工团队加餐太少,交流不多,凝聚力还不够。

相关文章

  • 学习着 成长着

    假期里,继续进行着网络研修,继续学习。其中看到了桂贤娣老师的教育管理方法。 桂老师,一位不平凡的老师,一张嘴,一双...

  • 经历着~学习着~成长着~

    一直喜欢尝试学习新鲜的东西,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又喜欢走捷径,其实学习阶段,没有捷径可走,有的是时间的积累...

  • 学习着,希望成长着

    图&文| Laleo

  • 学习着,快乐着,成长着!

    这个暑假,虽然时间不是很长,确是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假期,学校安排了我们在网络上学习兴成长计划互加学习,...

  • 学习着,成长着,蜕变着

    ——2020年刘宏名师工作坊年终总结 西安沣东第一学校 邓菲菲 时光飞逝,转眼间,加入刘宏老师名师工作坊已经...

  • 你羡慕人家高薪、高位,却看不见背后的“高压”

    你羡慕人家职务高,薪水高,其实人家也承担着你所想象不到的压力。 职场,职务越高, 意味着更多的收入,同时也意味着承...

  • 焦虑着,成长着!

    这段时间一直处于焦虑中,因为身体的不舒服,因为各种压力山大,内心一直安慰自己,却不自觉地处于焦虑中。之...

  • 前进着,成长着

    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道出我和你,和你们,我的孩子们,我们之间的关系,漫步于乡间小道,回忆止不住地窜出来。猛...

  • 经历着,成长着

    班主任工作漫谈 从教这几年来,对“班主任”这三个字有了一定的认识!班...

  • 成长着,害怕着

    想踏上一列驶向远方的列车,没有终点,看着陆陆续续上车下车的人,听他们讲有趣的故事,结识陌生的朋友,欣赏沿途的美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承担着,学习着,成长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wc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