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668047/0fabcc8e95b3d1f3.jpg)
黄国胜师从中国心理医学大家李心天,擅长精神分析,致力于将西方心里治疗的本土化进程。例如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改造精神分析,将中国佛教与现代心理治疗相结合,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心理治疗,当然在人格面具理论和面具重建技术领域也是钻研颇深。
所以说起来,作者首先是一名非常非常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隐形的人格》一书,也是在专业素养和大量案例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为了解决问题,就要追根溯源,寻找问题核心点、关键点。在通道中,要判定具体是哪里遇到了堵塞,就像堰塞湖一样,仅仅是控制上游的水流量,不去真正的分析造成堰塞的原因,可能在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样操作下去,看似在一段时期,付出较少、收获很大。可想而知,因为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没有打到蛇的七寸位置,估计问题还会重复发生,只不过出现的名字可能会换一下,堰塞湖变成溃坝、决堤、山体塌方等等,严重的话,甚至地震也未可知。
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发现,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总是感觉难受、别扭,不太好对付,所因为何?
举例来说,作为“久经考验”、“酒精考验”的学生和职场人,谁敢说在下一次考试或酒场中,能够全身而退,大获全胜呢?难,真心难。好学生,也不敢说每次考试都能得满分,即使很多题型前面都见过;作为一名从业超过15年的“老皮”,动不动也是喝大而归。
所有这些的本源是什么?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是否有些蛛丝马迹、点点线索可以搜寻?
《隐形的人格》一书中有答案。
在前言中,说的很漂亮,一个人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修炼出了不同的人格面具。随着面具的增多、状况的复杂化,在使用过程中,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磕绊、碰撞,甚至发展成为芥蒂、矛盾。
在一个躯体里面,住着这么多统统可以称之为灵魂的家伙,有些和平相处,有些恶语相向,也是你争我抢,最后全部作用在一个躯体上,必然产生冲突,怎么来处理?
无非以下几种方式:压制、东风压倒西风;分裂,相互不待见,竞聘上岗、轮流执政;整合,求大同、存小异,和风细雨,共建美丽心灵。
且请注意,单纯压制,做不好的话,就会成为心理障碍,麻烦便会不请自来。
书中的灵丹妙药就是:识别被压抑的面具、释放面具的能量、接纳、安置。
在把这些逻辑脉络整理清楚之后,为更加接地气,能够一一对应,作者花费了九个章节的篇幅,来进行阐述。
开宗明义第一章,将人格面具的由来、形成和转化,相互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罗列,不厌其烦解读。
接下来将分裂、边缘性人格障碍、双相障碍、强迫症、矛盾型依恋、完美主义者、决策困难(议而不决)等几类较为普遍的人格单独的揪出来,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总结来说,自救者天救。
其实想一想,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最重要,找到病根是关键,面对如此诸多的灵魂和如此复杂的内心缠斗,抬头看一眼,好像拧巴的社会也变得平缓了很多。
心安下来,多走走看看,通过外在优美的风景,反过来影响内在的心灵。
然后,尝试着将所拥有的一切,全部接纳下来,在心房之内,给无处安放的灵魂,找一个合适的家。
接着,在那么多内心材料中,有所取舍,努力拼接成躯体可以驾驭的灵魂综合体。
最后,带上一个大小适中而又美观的面具,谁敢说,不是老天的一件艺术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