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一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一

作者: 李春红_7fb4 | 来源:发表于2018-09-07 23:59 被阅读0次

        我们说“教育”就是上施下效,养子使作善。养子使作善,除了我们的上所施之外,还有行为改变技术。这种技术旨在通过学习来改变行为。运用行为与行为后果之间建立的联系,来建立与增进良好行为,矫正和根除不适当行为。也就是塑造良好行为,改善不良行为。

        行为改变技术以反应性及操作性制约学习为主要理论依据。反应性制约治疗分为积极制约和消极制约。积极制约是让个体偏差行为与积极情绪配合方式来唤醒愉快行为的养成。如我们对学生采用的小红花、小奖贴等积极奖励措施,就属于这一种。而使刺激成为制约的惩罚物,来消除某种不良行为,便形成消极或厌恶制约法。如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冷漠孤立便属于此种方法。

        文中通过揖驴的故事,将鞠躬与鞭打建立链接,通过同时刺激,从而以鞠躬代替鞭打,引起同样的行为改变,让驴子见到鞠躬就惊惧暴跳。这种古典制约学习或反应性制约学习来源于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的消化实验。他将铃声与牛肉同时作用于狗,从而建立铃声与狗分泌唾液的联系,借助这种制约反应的原理,来矫治各类恐惧症或焦虑症。

        华生和雷纳的“制约情绪反应”,让我们看到恐惧性情绪对孩子的影响;而琼斯利用这种情绪制约原理所做的反制约实验,将一个害怕动物的男孩与他最喜欢的食物建立联系,从而消除他对动物的恐惧,奠定了行为治疗的基础。

        行为学者把先前刺激所引发的反应,称为反应性行为。情绪反应如恐惧、愤怒,爱恨都属于这类反应。由结果引发的生命体自身所产生的反应,即操作性反应。可以利用此原理,透过制约的历程来从事行为的改变或治疗,我们称之为反应性制约取向的行为治疗。

      临江之麋的故事则告诉我们,美味—麋鹿与鞭打的结果想联系,垂涎欲滴逐渐消失,家犬与麋鹿和平相处下来。这种行为的出现在于后果的满意与否,被称为操作制约学习。香饵之下,必有死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是典型的例子。斯金纳的白鼠实验,及压杠杆儿的反应,被按后获得食物的满足后果所控制。这种给予正增强的手段。或者是说拿掉厌恶刺激的策略。都可以称之为操作性制约行为。

      不论是反应性行为,还是操作性行为,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起来,都可以作为很好地教育行为技术。

相关文章

  • 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

    100-120 运用增强行为时,所拟于增强的行为是特殊性行为而非普遍性行为,要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期,当学童行为表...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连锁反应事实上就是指刺激-反应的连锁,刺激-反应的连结就是行为,因此,所谓刺激-反应的连锁,事实上就是指行为的连锁...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行为塑造正用在家庭方面的应用。 1、应用在语言学习上。语言学习不仅需要认知与思考,而且也需要练习与尝试。有少数儿童...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21-40 今天看了绪论的剩余部分,对这本书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行为的发生是由环境引起的,个体会影响环境,同时环境也...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一,善用躲避制约优于逃避制约。二躲避制约的应用以逃避制约的建立为先决条件。三制约惩罚物必须是很急切的惩罚。四逃脱及...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影响正增强的因素: 1、行为的特殊性。特殊性包括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期效果。 2、增强物的选择。增强物不仅因人而异...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80-100 今日看了正增强不仅可以塑造良好行为,也可以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善。同时也知道了不是每项活动都适合正增强,...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渐隐原理应用在认字阅读和数学上 教野童认字,仓颉造字都有渐隐原理。我们在教孩子认字的时候往往是直接拿过一个字来。来...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影响渐隐技术效果的因素:1.目标刺激控制的适宜性。2.最初刺激控制的适当性。3.实施步骤的可行性。 家庭方面的误用...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刺激类化应用于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不一,对老师教学内容的的领悟不尽相同,部分儿童对某一个问题始终不明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zh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