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儿童行为塑造与改正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作者: 张盼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9-11 23:22 被阅读10次

影响正增强的因素:

1、行为的特殊性。特殊性包括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期效果。

2、增强物的选择。增强物不仅因人而异,就是同一个人,或因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3、缺乏与饱满。在训练期间,避免一次给予太多的增强物,或同一种增强物不要一直给予同样一个人,否则很容易造成饱和现象,而降低其功效。

4、特效。当个体出现良好反应以后,采立即增强方式,其效果最好,若拖延太久,其效果就降低。

5、配合成就标准而实施。应用增强原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良好行为的继续出现。可是我们应该明了个人行为如何表现,涉及个体的成熟与能力,不同身心发展,行为展现就有很大差异,殊异的心理能力,行为表现亦有很大的不同。

正增强的误用:

正增强原理可以提供我们应用,以改变个体不良行为,进而培养良好行为。唯应用不当,反使不良行为获得增强而带卡负面结果。例如《赔偿了事》这个案例,永靖任性,同学不让他玩自己的玩具他就生气将玩具扔到窗外。永靖父母敢于承担责任是相当理性的行为,但是却忽略了对永靖不良行为的矫正。比如剥夺各种权利或禁止某项活动一段时期,赔偿金也由永靖自己承担,这样或许更容易见到效果。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相关文章

  • 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

    100-120 运用增强行为时,所拟于增强的行为是特殊性行为而非普遍性行为,要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期,当学童行为表...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连锁反应事实上就是指刺激-反应的连锁,刺激-反应的连结就是行为,因此,所谓刺激-反应的连锁,事实上就是指行为的连锁...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行为塑造正用在家庭方面的应用。 1、应用在语言学习上。语言学习不仅需要认知与思考,而且也需要练习与尝试。有少数儿童...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21-40 今天看了绪论的剩余部分,对这本书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行为的发生是由环境引起的,个体会影响环境,同时环境也...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一,善用躲避制约优于逃避制约。二躲避制约的应用以逃避制约的建立为先决条件。三制约惩罚物必须是很急切的惩罚。四逃脱及...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影响正增强的因素: 1、行为的特殊性。特殊性包括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期效果。 2、增强物的选择。增强物不仅因人而异...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80-100 今日看了正增强不仅可以塑造良好行为,也可以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善。同时也知道了不是每项活动都适合正增强,...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渐隐原理应用在认字阅读和数学上 教野童认字,仓颉造字都有渐隐原理。我们在教孩子认字的时候往往是直接拿过一个字来。来...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影响渐隐技术效果的因素:1.目标刺激控制的适宜性。2.最初刺激控制的适当性。3.实施步骤的可行性。 家庭方面的误用...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刺激类化应用于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不一,对老师教学内容的的领悟不尽相同,部分儿童对某一个问题始终不明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wp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