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长大了,要意识到哪些是喂养“自我”的言行,要意识到自己不是那个“自我”。
当听到某些话语而被鼓励与肯定,要觉察到内在的变化。当听到某些话语而感受到被批评与否定,要觉察到内在的变化。
要觉察到自己“看重”什么样的人,这个“看重”意味着投入“精”、“气”、“神”在其中,意味着很深的吸引、黏着。
因为只有“看重”的人,才能够有机会喂养到自己的“自我”。恨着的,爱着的,怨着的,恼着的,敬重的,害怕的……
在这些细微的发生里,那个“我”都在被喂养。留意就不难发现,在那些互动里,内在有某种东西开始“膨胀”起来。
这个“膨胀”有时候是让自己舒服的,有时候是让自己不舒服的。那个“膨胀”像是女人怀孕了,接着有一个“宝宝”会被生下来。
就这样,在觉察缺失的时候,自我就开始变异了,裂变成千万个头绪的存在,自己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是真的不知道了,当自己完全将自己混同于那个被肯定的,被否定的,被赞美的,被鼓励的,被评判的,被定义的……真的,完全不知道了。
自己开始按照那个“标签”、“定义”来活自己,来活别人眼中的“好人”,来纠正自己不要做这样的人,不能做这样的人,不断地隐藏着自己内在真实的想法,感受,还有那冲动的能量。
被鼓励的自我,始终在渴望着别人的鼓励,始终在渴求那个外在的,权威的肯定,因为只有如此自我才会觉得自己是好的,自己是正确的。
所以,那个权威必须存在,不能不存在,如果不存在,自己的自我就完全没有办法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会很害怕。
自我需要被喂养的时候,意味着那个依赖还在,对外在世界里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人的依赖还在。
包括对“恨”的“需求”也一样,只有“恨着”的时候,只有有这样一个人存在的时候,自我才会觉得“安全”,如果这个人也消失了,自我也会觉得害怕。
害怕那个孤独感,空虚感,无聊感。所以它一定在“抓着”某些东西不放。不放,是不敢,是害怕,是觉得需要。
当那个不需要发生的时候,两股抓取的力量,无论是恨着的,还是爱着的都开始消失,都开始松手了。
那来自内在的力量,内在的爱开始照明那个恐惧,自我开始慢慢不在需求什么,要求什么,不再放不过什么……
……
——#内在探索#觉知力书写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