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现实推动做选择
为何会选择印象笔记?
最早只是想要一款笔记工具,在有道云和印象笔记之间试用,最后选择了有道云,只是作为工作笔记的来使用,也没有发挥更大的价值。
这个场景,如同随手买了一本本子,然后写写画画,有用的,没用的都写下来,却没有沉淀和整理,回头扔在那里都不知道。
如同职场工作这么多年,自己的方法论和思考的沉淀,都是碎片的,没有串联成体系,对自己的水平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评价,而这个是越往深挖掘越重要的技能。
有道云被弃用,转而选择印象笔记,是在和一个朋友的交流中她提到用mweb+印象笔记搭建自己的知识创造系统,开始重新使用,但是依然不得要领,同时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知识沉淀+知识创造,是信息流的加工,输入和输出都很重要,于是精力放在输出,此时依然没有解决知识沉淀和搜索的问题。与之前一样的,是没有想明白自己可以用这样的工具做什么样的事情。
有意识主动选择选择
通过开智信息分析课了解到了欢喜的”写作系统行动营“,被”私人Google“的概念打动,遂入坑。此时意识到,自己为何”听说了道理缺依然没有解决问题“的原因,大概就是知道”原则正确“而缺乏”细节示范“,希望通过写作行动营来跟着欢喜学习写作系统的搭建,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目标是能够让工具被自己使用,摆脱“被工具选择”的纠结困境。
为什么会有这种困境,因为陷在了工具与路径中,而忘记了目标本身。工作上也有类似的问题,想明白之后一起得到了解决。
之前的工作状态是认为“好的工具是高效的持续动力”,研究推广各类工具,需求文档,原型图,在线协作,画原型图使用Axure,更喜欢MockingBot,流程图倾向于Process On,跨团队协作常用JIRA/Confluence/Worktile/Tower/GitHub,文字记用Markdown。
但是跨团队与部门的合作逐渐暴露了知识无法沉淀和共享,遂化繁为简,原型图、流程图、全都使用Axure,梳理思路和概念全部使用Xmind,所有的文档使用Markdown记录后统一沉淀在团队Wiki,在和团队保持了工具的统一之后,沟通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用原始数据对个人复盘
经过自己思考后沉淀的知识,能通过印象笔记了来统一管理,这让自己这几年的职场路径都形成了可视化的成长线路,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方向,在梳理”过去的自己“的原始数据,来判断”可能的自己”,对自己有了更客观的认知。
调整后的印象笔记,还将继续发挥这样的作用,欢喜认为笔记本的构建由三种方法:
- 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 信息加工流
- 知识创造流
按照“少分类,多搜集”的规则,使用的时候可以将三种方法融合:
比如,创作 和 工作两大块,就可以将知识创造流和信息加工流融入到这两大模块。我给你看一个事例你就清楚了。
- 收集箱
- 创作:见感思行-文章-项目
- 工作台-执行项目-待执行项目
- 归档:项目归档 零碎归档
我在经过调整-试用一周-调整,暂时使用这种方式,当然笔记既然是私人Google,那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但是整体的原则就是“少分类,多搜索“我自己在补一句”及时处理,打标签,及时归档”
这样的好处是将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有价值信息全部沉淀,相当于收集了自己对于信息的“原始数据”,在整理的过程中,是一个对“原始数据”处理加工的过程,这些不精加工和修饰的数据,记录了自己对于信息的选择和态度,我们如何选择信息,如何处理信息,从信息的维度对自己的复盘。
收集到创造
博尔赫斯:“所谓想象力,其实就是记忆。”有了关联,有了记忆,才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私人的记忆,有限是经历,自己给自己创造记忆。
甜头是自己给的
只有行动才有反馈。
虽然是2020年夏天就买了欢喜的“写作行动营”的课程,并且认真尝试了3天就闲置了,问题是被一个“印象笔记夜间模式“的功能卡主了。
没有忽略小问题直奔主题,反而将整个课程拖延了,这大概是自己一直重复跳进去的“坑”。知道2020年的3月,被群公告“唤醒”,让我意识到,自己一直没有“闭环”的习惯,导致我很多项目同时在进行, 但是有不够专注,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现在标签体系也搭建完成的时候,再来复盘,回顾问题,其实是:
- 没有明确的目的——自己参加行动营,最重要的是行动和实践,并不是买了课程我就掌握了技能;
- 习得性无助——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去问和交流,而不是自己闷头搞不定就放弃。
- 先有,再好——因为没有行动,所以没有反馈,没有正面积极的反馈,在上认知负荷过重,行动瘫痪,先有最小行动,再来迭代。
- 缺少正反馈——基于以上原因,没有正面积极成就感所以没有坚持,而现在刷完了所有课程,有了大致的框架,想明白了课程意义,成就感会让自己继续往下走。
专注的力量
不如将目标更聚焦,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投入全部资源all in,然后给出自己的判断,围绕目标进行,哪些事情是要坚持,哪些事情是要放弃,就有了答案。
如同整理笔记和标签的过程中,删掉的标签和笔记,将那些零碎尝试有没有产出,或者需要进一步做决策的事情,一次性集中处理。
等到笔记本+标签清晰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规划和认识也逐步清晰,那种在混乱零碎的信息中迷失的感觉逐渐消失,从迷雾中慢慢走出来,看到了路~
从对信息的掌控感,到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这是意外之喜。
写作的意义
2020年的年初关键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输入-输出;健康管理;育儿。
由于今年的疫情,多了两周在家的时间,这期间我一共发布了10篇文章,多数是读书笔记,得益于去年断断续续坚持的每周一篇读书笔记的零碎卡片,让我在“集中创作输出”的过程觉得自己“有东西可写”。
回顾的过程中,将知识再次加工,又有了新的认知,不在局限于某一个观点,某一本书,而是可以根据某个主题去自己积累的素材中去“拼接文章”,对于过去“读不懂”的书也有了新的理解。
这是因为记录被看见,为了可以保持这个状态,又倒闭自己不断输入,而这个整理输出,让我又感受到了这个过程本身带来的快乐。写作本身,就是对写作的奖励。
然而即使不功利,也不能无目的,写作也分为“有用”和“无用”,根据印象笔记的笔记本,我现在的写作分类,“记录-整理-创造”的过程。
记录,是指所有的信息收集,卡片的、想法的、各式各样的;
整理,是打标签,再次梳理、再次加工的过程;
创造,就是期待的部分,如同此时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和结构,只要将这些零件和框架拼接组合,就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然而到这里系统搭建好两周,我并没有把”写作系统“用起来,似乎哪里出了问题。
知易行难,创作和素材积累是两码事儿
欢喜用11个维度给自己的写作卡片打上了标签,我在课程结束都没有找到这件事的操作的可行性,对于我来说,因为不是自己的“方子”,是直接照搬了欢喜的示意,因此每次写卡片和打标签的时候,都需要重新对照课程,甚至动笔之前要花很久想一下,我到底在写什么?
这导致我的写作标签和笔记本没有真的用起来,翻看我之前的卡片积累,都是零落在各个笔记本、博客、甚至朋友圈上,虽然不成体系,但是拿起来就能写,印象笔记不是帮我把零散的点串联起来了吗?为什么我对这个工具感到无从下手?
抛开笔记,再重新回到以往的创作环境,我明白了,写和整理,是两件事。
对我来说,印象笔记不适合创作,我在印象笔记上,无话可说,这或许因为我本身不是一个流畅的写作者,那对于现阶段的我,什么才是更合适的呢?
对于写作来说,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写”本身吗?也不是所有的伟大作家都用印象笔记呀?工具是为人服务,我为什么反而被工具限制了呢?
我开始重新写作,对于没有很好写作习惯的人,要启动社会意向性,会帮助输出,比如在朋友圈发文,开个微博小号,或者私密的知识星球,然后直接不公开,我开始频繁的写,像是打通了通道。
我开始像写日记一样自我对话,记录下所有我想和“知心“的人说的话,但是因为我知道这是私密的写作空间,于是我变得更真实,更坦诚,我只是诚实的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我写作的思路和素材的积累也慢慢浮现。
我是个特别感性的人,但是为什么常觉得十分压抑,无人倾诉,还陷于关系中纠结无法自拔?因为我”闭嘴“了,但是我的想法和意识还在到处奔走,没有在我的脑子里停歇,它们被生硬的堵死了,没有出口,我会把他们变成自我消耗的能量。
私密的写作记录,让我有了新的看法,我才发现,原来那个敏感细致的自己,还活着,那个特别想表达而控制自己说话的我,开始恢复了生命力。而被记录下来的零碎片段,串联起了真是的我。
这里面有”情绪记录“,是我每天对于情绪的感知和”标签“,让我看到自己每天的意识流动;有”想法“是我对事物的坚定的看法,爱憎分明,不论对错,只求好恶,在这里我就是我;在这里有我的”感动点“,不论是金句积累还是人事物的感受,我发现了唤醒我心底对于写这件事的渴望,那不是一种让自己”自律“”克制“的勤奋,是一种情不自禁的热爱。
changelog
20200318 init 49min
20200325 update 30min
20200326 update 80min
20200330 update 40min 增加最后一部分,创作和素材积累的复盘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