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又巡幸了巴蜀、两湖、江南地区,看到的都是一派太平景象。皇帝到了江南一带时,地方官安排了各种节目,以迎接皇帝的到来。可是,在迎接皇帝南巡的过程中,地方官层层摊派,其中不乏贪墨者。正因为如此,许多百姓围攻了县衙,以抗诉这种盘剥。皇帝命随行的刑部尚书齐瓒查办此事,最后处斩了几位借机敛财的县令,但也杀掉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头目。江南地区的几位长官受到了皇帝的申饬,这个事情就算是结束了。
江南好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宋王带着王妃和妹妹去郊游,欣赏着这江南的山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也许就是很多文人流连忘返的理由吧!面对这个场景,又想到了河西的功德碑,有着文人气质的宋王便即兴吟诗一首:“青山映春色,绿水送行舟。阙下传书信,塞上定荒丘。圣驾临江曲,太平诵九州。”听到这里,昭文公主对宋王说:“皇兄,你是想当太子吗?”宋王立即意识到不妙,连忙说:“太子在位,我只不过是要做一个辅佐皇兄的王爷罢了。”王妃附和道:“是啊,王爷哪敢有这等非分之想。”虽说这是套话,可宋王听着还是有些别扭。听到这儿,昭文便说:“我只是开个玩笑,你们何必当真呢?”说完,大家相视而笑。
到了晚上,琳琅王妃和昭文公主坐在行宫的花园里乘凉。昭文问琳琅:“三哥真想当皇帝吗?”琳琅却说:“谁能知道他的心思?”昭文说:“现在虽然表面上平静,但大哥和二哥迟早会有一场冲突。也许,三哥也想从中渔利。”现在,皇帝已经有了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但是,能够承继大统的只有前三个儿子,因为只有他们成年了。可是,太子与鲁王之间也不像原来那样和谐了。也许,将来必将会爆发一场储位之争。这也许就像是她们儿时那番谈话中所言,君臣之分远胜于兄弟情谊。
江南之行结束后,皇帝便启程回京。至此,历时八个月的巡游就结束了。
在皇宫里,监国的太子正在处理政务。这时,河西的灾情折子到了。几个月前,皇帝巡幸河西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繁荣景象。而这时,河西百姓因为灾情只能靠树皮草根度日。这时,太子却犹豫了。如此重大的事情,是要先请示父皇,还是先安排赈灾事宜。如果先斩后奏,不知会不会引起父皇的猜忌。这时,他的母后却说:“灾情刻不容缓,太子应当机立断。如果陛下责难,母后会为你承担。”这时,太子才下定了决心,调拨赈灾款项,但同时将事情汇报给皇帝。
皇帝在接到奏报后,立马准了太子的决定。可是,他心里也犯了一丝嘀咕,也许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了。不过,太子能有如此决断,也算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皇帝想着,回京之后得想想以后的事情了。
可这时,皇后却做了几件事。她把父亲召进了宫,对父亲说:“王家是世家大族,现在一有了一后一储一相。如果太子登基,王家势必会成为第一外戚。也许,圣上回銮之后,我家就会有滔天大祸。”王珪说:“现在我只有一个太师的虚衔,但你的兄弟们不可在掌实权。女儿啊,你不可再言朝政,以防牝鸡司晨之论。”之后,她又把王展召进了宫,对他说:“贤弟,你是王家子弟中的英杰,但为了王家的前途,切不可再居高位。”王展说:“世事无常,但愿全家无厄”。
又过了几天,皇后把芸娘叫进了宫。皇后对芸娘说:“王家也许以后要靠你了。”芸娘不解:“娘娘何处此言?”皇后的眼角里竟流出了泪水,对芸娘说:“一个女人参与朝政,会为所有男人所忌惮。要是再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定然会被皇帝猜忌。虽然我与皇帝有着多年夫妻情分,但一旦触及到了权力,他立即就会翻脸。我的儿子是太子,我的娘家是大族,日后定为皇上所不容。”芸娘这时抱住了皇后,轻抚她的后背,安慰道:“芷兰,你真是太委屈了。就因为是女人,却要承受这一切。”芷兰这个名字已经好久没人叫了,皇后都快忘了这个名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