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给我妈打电话,她正在把羊从门口往圈里拉,羊大约用头顶了她或者死活不肯走或者撂蹄子了,就听我妈喊:你这个鬼啊,再这样把你杀了去!
我在这边暗笑,我爸、我哥、我、我家的猫狗羊,只要惹了我妈不开心,都被我妈称呼为“鬼”。
我家里养过鸡,养过猪,养过兔子,养过猫狗,但是不管有没有养着其他动物,羊都是一直养着的。我家的羊从来没少于过两头,多的时候五六头。到了春季,羊羔生下来,一群白色的挤挤挨挨,跟棉花糖一样,蔚为壮观。
羊从来都是慈眉善目的,跟得道老太似的。即使栓的近的两只羊打架,眼神里也是慈眉善目的认真。羊打架只用头,分别后退一步,蓄足了劲,往前一冲,“咚”!头碰头,真怀疑它们这样会不会脑震荡。
一般家里不养长角的羊,即使小时候看着条好也要先趁角没长出来之前用烙铁烫额角,以后就不会长出角来了。有次家里的两头羊打架认了真,头碰头太久,有一只羊挂了彩。我妈就一边“鬼啊鬼”地骂着一边把它俩的链条各自紧了紧,后来它们蓄足了劲打算再来一次的时候就发现头还没够着脖子就被勒着了。
也有些羊长着慈眉善目的脸实则很狡猾,布条做的项圈它们蹭着蹭着就可以把头从里面钻出来,然后一身无碍地跑去找草或麦苗玉米丰足的地方大吃特吃。这种羊一般会落个被铁链甩几下然后被套上羊辔头的下场,从此它鼻子上就会多道绳子。我家有只羊即使配上辔头也很骄傲老想挣脱,久而久之鼻子那儿有了个深深的烙印。唉,看着是蛮心疼的,但是没有辔头它就会在出门或者回家的时候狠命地挣,劲儿可大了,我小时候就被闹得人仰羊翻过。
昨天打电话,知道家里的羊生了,三只小羊羔。工作之后过年回家总是时间短,能够看着羊羔们在门口晒太阳的日子是越来越少了。
妈现在的主业是在村里的初中经营小卖部,每天赶着学生的早晚自习来回,感觉比我上初中还累,加上家里有羊,她总要趁着上课间隙回家喂羊,夏季的时候还得更早起床挤羊奶。劝过好多次让她卖掉羊,她却总是舍不得。
其实,我也舍不得。
二十多年,虽然家里的羊祖祖孙孙不知道多少代了,但是它的地位一直很稳固。
照我妈的话,羊是我的衣食父母。
我小时候下地干的最多的活就是拔草,有时候懒,耍赖不去,妈就训我:要不是这些羊,你的学费从哪来?!
小学到高中每年暑假无雨的每一天,我几乎都在拔草。高三因为学习妈不让我干活的时候,我竟分外想念拔草的日子。
要是真卖掉羊,不知道我回去会不会习惯。
所谓成长的记忆里,羊占了所有动物比重最大的一块。
后记:看顾湘的《好小猫》时,起了写动物的心思。我不是动物保护者,也鄙视那抓来野猫杀了当羊肉卖的人。在农村,动物的地位不高也不低,家里养羊养牛养鸡的人,靠的是羊奶牛奶鸡蛋羊羔牛犊来赚钱,羊牛鸡生病了,人也会急的找大夫,尤其是养牛的人,冬天要给牛保暖夏季要给牛降温;养猪的人靠的就是把猪喂肥杀了卖钱;猫狗一般是抓老鼠看家用,算不得宠物,但是时间久了也有感情,谁家的狗机灵猫厉害也可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自家的猫狗死了一般会埋掉。同时,羊肉牛肉狗肉鸡肉,该吃的还是一个不拉。这种东西不能往深里分析,就如柴静《看见》做的那一期,贩狗的人也会对自家的猫狗有感情。在动物的事情上要求推己及人或者换位思考很不靠谱,你当作珍宝的东西他眼里只是货物,你要求他把本来就当做货物的东西像宠物一样对待,怎么可能?!
眼里的动物是什么地位,其实还是在于感情投入的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