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懒,也不是不想自律,我很渴望上进,想要用理智来驯服自己的大脑。可问题是一直在做,也一直在失败,是方法错了吗?
想要让大脑乖乖的听话,真是太难了。
大脑就像是家里的小孩子,你不想让他干什么,他偏偏就去干什么,叛逆的不要不要的。
所谓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那么,像我这个样子,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自己想要的自律生活?
首先,一个人余生都是由各种生活习惯组成,而这些生活习惯,都是他前半生养成的。
造成我们“思想上是个上进青年,而行动却是个积极的废人”的原因,就是因为习惯没有培养好。
我们总是因为不满足眼下自己的现状,而下定决心改变,然后失败,变得情绪低落,再次决定改变,最后又失败。
很多人都逃不过这样的恶性循环,我也一样。
曾经多少次,看到有人推荐一本好书,就赶紧买回来放在家里吃灰;
看到别人早起跑步打卡,自己也满腔热情去参与,跑一天就歇菜…
这也许就是短期快感在作祟吧。
短暂的即得快感让人瞬间满足,多巴胺快速上升,仿佛自己在瞬间就已经改变,让人有了充满兴奋,充满希望的错觉。
而实际上,我们什么都没有改变,被现实啪啪打脸。
像这种被动的自律行为,不会长久,也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来就是自欺欺人而已。
真正的自律,是把自己想做的大事情拆分成多个小目标,让自己的内心可以欣然接受,并乐于执行,只有从内心真正喜欢上这些事,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自律”。
自律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嫉妒追求完美,给自己定的目标过于庞大。
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很多事情也都是循序渐进的。
我之前开始写作的时候,逼迫自己每天回答5个问题,再写5个微头条。连续几天后,不只是身心疲惫,差一点就完全放弃,全面失败。
这情况让我想起了“微习惯”一说,后来我也不给自己定那么多的任务了,每天写点东西就可以了,能够坚持下去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越是追求完美,越是把目标定的太高,最后失败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甚至破罐子破摔。
持续稳定的努力才是最可取的,再微小的改变坚持一年,也会有改天换地的效果。
学会聚焦单个目标
写文章的时候,最好不要一会去厕所,一会接杯水,这些事情都应该在前面做好。一旦下笔,就要一气呵成。
把自己的精力聚焦在一个目标上,没有完成之前,不要做任何别的不重要的事情。
行动小量化
就像写文章,在自己没有达到稳定期之前,别给自己那么多的任务,每天一百个字的小短文,可以是日记,可以是想法,写了,发布了就算成功。
我有几次本来想写小短文,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文思泉涌,一连写了好几篇,这也是得益于微习惯。
不想做的时候少做点,哪天兴趣来了就多做点,但一定不要完全停止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