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不冷。
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每天要喝够2升水才能保证身体所需的水份。在大家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是否了解这是谁规定的?
这个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826年出版的一本养生书籍,由德国普鲁士医生所著。
书中提到,有一名普鲁士的老人,高龄80岁,而老人分享的长寿秘诀就是喝水。老人说他从30岁开始就感觉身体各个地方都不舒服,疼痛、心律不齐、消化不良等症状接连出现。后来他开始每天都喝7到8杯水,结果这些症状就消失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17918/a19fedbf4bf444a9.jpg)
后来一位研究水疗法的德国医生,也把这件事收录到他的水疗法著作里。后来这本书被翻译为英文后,每天喝8杯水这件事才广为流传,所以这只是一个老头的偏方罢了。
所以如果你问北美地区的人每天应该喝多少水,他们都会回答7到8杯吧。后来传入中国后,我们才把杯换算成升。
既然知道了每天喝2升水这个说法,并不是由权威机构提出的,是不是我们平时就可以随便喝多少了呢?
其实不然。中国在2000年出版过一本书叫《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其中就给出了大量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摄入量。而根据最新版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人每日摄取水分应在2000-3000毫升。这个参考量需根据人的体型,活动量,气温,环境湿度等因素进行调整,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权威机构规定每日摄入水分应该在多少,因为个体差异会很大。
新鲜食物本身就富含水,水果水分约介于80~90%,蔬菜多半超过>90%,肉类虽然水分较蔬果少,但也有65~75%。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17918/eefc1a222e3baa9a.jpg)
就按照每日摄取水分在2500毫升来计算的话,我们通过正常的食物摄取到的水分会在1000毫升左右,通过人体自身新陈代谢产生的水分在300毫升左右,那我们只需要喝1200毫升的水就够了。当然这个量只是估算,仅供参考。
提到喝水,大家肯定不会对这个问题陌生——口渴就表示身体脱水了。
我们先来看看口渴的机制。水份减少,体液内盐类浓度增加使渗透压升高时,刺激渗透压受器,引发饮水中枢兴奋,激起渴觉,即渗透压渴觉(osmotic thirst),这也是吃多了咸的东西会感到口渴的原因。口渴时的渗透压在1%-2%,而脱水需要达到5%。所以口渴离身体脱水还很远,及时补充水分就可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17918/e667830273568c22.jpg)
除了口渴外,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判断水分是否充足。那就是排尿次数与尿液颜色。一般而言若有正常饮水的话,4小时约可累积240ml的尿量,故一两个小时跑一次厕所都算正常,但若整个早上都不想上厕所就代表水可能喝太少了。另外,正常的尿液为淡黄色,若尿色较浓或有恶臭都是水分摄取不足;反之,若尿色清如水则代表水喝得太多。
喝水过量或过快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的流失,电解质严重失衡可能导致血压降低、昏迷、循环衰竭直至死亡。可以通过运动饮料、盐汽水、柠檬汁、香蕉等进行恢复。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则有味道的旧闻。墨西哥三剑客之一的曼尼-马奎兹,他是墨西哥拳坛常青树。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段时期表现很差,因其不明原因浑身乏力,甚至一度无法参加比赛。后打听到一个日本偏方——喝自己的尿。没想到一个月后身体情况确实好转,我猜测这应该是他将自身流失掉的电解质又重新补了回去。在此提醒大家,尿不能喝啊!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不可思议的冷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