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微信里不断地跳出来的元旦祝福,我似乎是忘了这个节日的存在。
小时候,总是期盼逢年过节的日子,可以不用上学了,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现在,我不喜欢过节,过节无非就是一群人聚在一块吃吃喝喝,海侃神聊。现在的人们基本不缺吃喝。
除了春节,街上涌动的人群并没有因为过节而减少几分。据说元旦单位放三天假,但是,不少人仍然坚守着工作岗位,辞旧迎新之际,他们为了生活打拼依旧。
稀稀拉拉的几处红灯笼和写着元旦快乐的大红横幅在北风里摇曳,彰显着节日的荣耀。人头攒动的商场里,元旦促销、减价、优惠的商品广告触目皆是。满载的购物车在欢快地穿梭,节日仿佛是它们的专属。
由于长时间消失在社交的圈子,得到的邀约也寥寥无几,我也乐得这样。偶尔,有几位“贼心不死”的死党发来信息,试探着邀约一局小酒,我总是用各种理由婉拒。
过节了,不管高兴不高兴,酒还是要喝的。温一壶黄酒,炒几个小菜,悠哉悠哉,自斟自饮倒也畅快。想起以往钟情于酒场,自觉颇为可笑。
酒壮怂人胆。酒局之中,禁不住轮番轰炸,喝酒上了头的朋友总是无所不能,他们的忠肠义胆撒了一地,为朋友两肋插刀喊成了口号,水泊梁山也像是他们自家的店,聚义堂就是当下的所在。
呵呵!多么忠义的人!不过,在出了酒之后他们便断片了,浑然记不起自己的豪言壮语,往后的岁月里,更是忘得一干二净。大醉之后,休息几日,倘若又有酒局,侠肝义胆便重又袭来,“大哥”、“好兄弟”、“老铁”的互相称呼着,一个个恍如江湖义士。
“宁愿把胃喝出一个洞洞,不让感情有一道缝缝!”“你放心!这事包我身上!”“我搞定!”此起彼伏的大话在酒局的上空飘荡,老于世故者心照不宣,初来乍到的新朋友以为遇见了千年不遇的知己。
这种周而复始的场面,纵横酒场的人司空见惯。我也曾经踊跃参与,酒肉朋友无数,彼时,感觉自己朋友满天下,颇为自豪。
随着年岁慢慢地增长,阅历渐渐地丰富,酒桌上的话基本都当作了耳旁风,我开始有选择性地赶赴酒场,若是平日里五马长枪的朋友邀约,一般我都是找借口推辞。
比较靠谱的人相约,席间也是尽量少喝,绝不多话。再后来,彻底厌烦了“大义凛然”的酒局,毅然退出了“酒协会”,既然脱离了组织,与众位“酒友”、“酒神”、“酒仙”、“酒鬼”的往来也就日趋减少了。
烟、酒于男人而言,可以算得上是社交的名片。虽然,不赴酒局了,戒烟戒酒倒也不曾想过。闲来无聊,烹小鲜,饮小酒也是常事。自斟自饮,酒至微醺,才思云涌,提笔涂鸦,自觉也是乐事一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