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璱(简书)
结束了2018短暂的西藏行,原本在拉萨的各种不适,一回来全都消失无踪,感觉自己就像满血复活了一样,食欲好了,觉也能睡得安稳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本宫跟自己说,持续用行走在西藏的心,遇见一切美好!只要满怀欢喜,处处都是净土,人人都是佛菩萨!不怕念起,就怕觉迟;理可顿悟,事要渐修!切记,切记!
趁着12月所剩不多的时间,本宫会重点处理一些未分享的存稿,以作完结。话说11月过渡到12月的有书共读书单里面本宫尤为欣赏一本《傅佩荣的先秦哲学课》,我们不得不承认,先秦哲学才是符合中国人精神理念的哲学思想,生拉硬扯西方哲学在中国社会根本就找不到与之契合的生存土壤,也无法从水土不服的他国文化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中国人的魂就是龙之魂,唯有读懂先秦哲学,我们才能最终了解生为中国人应该具有怎样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这种快乐西方哲学永远给不了。


1.《遇见真理》——录音在读
著:[德]伯特·海宁格

这本书是台译繁体版,以前似乎有曾看过,奈何全然不记得,重新用录音读给自己听的方式,倒是收获了好些珍贵的洞见。
遇见真理之路,充满坎坷,真理究竟有许多,还是只有一个,这须要我们自己亲身去体验,独自穿越生命的暗夜,在黑暗中找寻更为强大的力量。
无论我们是否相信,这种更强大的力量是宇宙最高级的智慧,超出书本可以描述的范畴,甚至超越一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人们总认为光明充满智慧,事实上黑暗所给予我们的智慧与力量远远超过光明。由于黑暗世界总是游荡着神秘、死亡、孤寂……太多隐蔽的能量,亦正亦邪,没人喜欢在这个与世隔绝的荒芜之地扮演中世纪的德古拉伯爵,故而,这里永生永世被封印、被遗忘,只有少数坚持探寻真理的人有幸来过,但终究只是少数而已。
家族系统排列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理论,这本《遇见真理》即使自己反复拿来看,依旧存在许多晦涩难懂的地方。亦如本宫跟自家闺蜜讲的那样,真正的真理永远不是靠语言讲出来的,惟有全身心的历练,方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遇见真理,就是遇见所有的自己、所有的众生,于这广袤宇宙,拥抱无穷无尽最慈悲的爱。
2.《重新发现宋朝》——已读完
著:吴钩

话说今人一谈到宋朝,大多是负面评价,相较汉唐盛世治世的褒捧,贬抑之声不绝于耳,一句“积贫积弱”便将大宋批得一无是处。
然而真实的大宋却出乎今人想象,繁华开放不逊大唐,对外通商贸易可谓史无前例,权力制衡使高贵皇权也难以相侵,福利政策惠及大宋子民,生老病死苦、鳏寡孤独贫乏者一一囊括,司法制度更是元明清无法比拟的优良,民间生活花样繁多,女性地位也绝非今人臆想的那般低下……大宋所散发出的文化魅力在书中显而易见,全然可以用生机盎然来形容。
我们须要抛开以往成见,看到大宋的高度文化自信,无论是《清明上河图》的形象还原,还是良心综艺《咱们穿越吧》对于宋的繁华揭示,都让生为后代子孙的我们重新透过时代洪流去拨乱反正,追本溯源,只为找回一度被遗失的文化精髓。
对大宋持中肯看法的历史作家张宏杰甚至说到“宋代以后的中国人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感受力。整个民族只剩了一个外壳,没有了灵魂。”要知道持这种说法的专家、学者、历史爱好者这么多年来绝不止一人,若要本宫选择最愿意穿越回我国古代哪个朝代,大抵会跟流传甚广的英国史学家汤恩比说的一样“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实话实说,自打学生时代开始看中国古典文学,本宫极其不喜欢元明清三朝,唯爱唐宋,这个看法或许对浩荡的中华文化有些偏颇,但看完这本书后心目中的那个大宋更加鲜活,借由自学日语探寻唐宋风骨的初心更是有增无减。
习大大说,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本宫觉得,每个国人必须正视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最强大的精神支柱来源于文化自信,这是无法磨灭的宝贵良知和民族勇气。
对于西方文化,我们选择尊重;对于本民族文化,我们大力弘扬。传诵国学经典,回归优良传统,民族自信更应该成为每个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并将从历史长河所领悟到的优秀知识深深融入血脉、镌刻进灵魂,方不负中华源远流长的上下五千年。
3.《爱,如其所是》——已读完
著:[德]伯特·海宁格

伯特·海宁格老爷爷的书永远无法用语言来分享,而这本书给本宫最大的感受亦如书名所言“爱,如其所是”。
爱同真理一样,须要我们自己去感受,无论爱自己,还爱他人。最终我们都会去到未知的远方,唯有爱的力量可以延续下去,直到永远。因为爱,如其所是。
4.《失乐园 寂寞上场了》——已读完
著:几米

每个大人的过去都是一个小孩子,当我们开始学会克制、隐忍,逐渐成为一个懂事的大人,这或许并不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年华褪去,寂寞上场了,那些最宝贵的童真早已被我们无情丢弃在失乐园,很难被寻回。
想继续做小孩,世界说你在逃避;想努力做大人,却又厌倦是非争斗。到底要怎样做才好?不要急,总有一天你会听到内在一个坚定的声音对你说,孩子,勇敢做自己吧,这样就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