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斋志异 > 卷四 蹇偿债

聊斋志异 > 卷四 蹇偿债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3-08-31 07:33 被阅读0次

[jiǎn]1.跛足 2.迟钝;不顺利 3.指驽马。也指驴。

jù 贫穷

,拼音lài,属通用字,本义是赐予,引申为赠送。

,读音是piǎo,意思是饿死。

,读作hé,本意是指是怎么,为什么,也有何日,何时的意思。

愀然,拼音是qiǎo rán,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忧愁的样子;容色改变的样子。

(读pìn),雌性的(指鸟兽,跟“牡”相对)

,读作:hé 。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用牙齿咬东西 ,

【原文】

李公著明,慷慨好施。乡人某,佣居公室。其人少游惰,不能操农业,家窭贫。然小有技能,常为役务,每赉之厚。时无晨炊,向公哀乞,公辄给以升斗。一日,告公曰:“小人日受厚恤,三四口幸不殍饿,然曷可以久?乞主人贷我绿豆一石作资本。”公忻然,立命授之。某负去,年馀,一无所偿。及问之,豆赀已荡然矣。公怜其贫,亦置不索。

公读书于萧寺。后三年馀,忽梦某来,曰:“小人负主人豆直,今来投偿。”公慰之,曰:“若索尔偿,则平日所负欠者,何可算数?”某愀然曰:“固然。凡人有所为而受人千金,可不报也;若无端受人资助,升斗且不容昧,况其多哉!”言已,竟去。公愈疑。既而家人白公:“夜牝驴产一驹,且修伟。”公忽悟曰:“得毋驹为某耶?”越数日归,见驹,戏呼某名,驹奔赴如有知识。自此遂以为名。

公乘赴青州,衡府内监见而悦之,愿以重价购之。议直未定,适公以家中急务不及待,遂归。又逾岁,驹与雄马同枥,龁折胫骨,不可疗。有牛医至公家,见之,谓公曰:“乞以驹付小人,朝夕疗养,需以岁月,万一得痊,得直与公剖分之。”公如所请。后数月,牛医售驴,得钱千八百,以半献公。公受钱,顿悟,其数适符豆价也。噫!昭昭之债而冥冥之偿,此足以劝矣。

【翻译】

李著明性情慷慨,乐于施舍。同乡某人住在他家当雇工。该人从小到处游荡,生性懒惰,不肯以农为业,家境穷困。不过,他有些手艺,经常干些杂活,李著明往往多给他赏钱。有时早晨没米做饭,向李著明哀求借点儿粮食,李著明总是给他一升半斗的。有一天,这人对李著明说:“小人天天受您丰厚的周济,一家三四口人才幸免饿死,不过这哪能长久维持下去?求您借给我一石绿豆做本钱吧。”李著明欣然同意,立即命人给他绿豆。同乡背走绿豆,一年多以后仍然一点儿也没偿还。等问起此事时才知道,一石绿豆的本钱已经荡然无存。李著明可怜他穷,也就放在一边,没去索债。

李著明在寺院里读书。过了三年多时间,忽然梦见那个同乡前来,说:“小人欠主人绿豆钱,现来偿还。”李著明安慰他说:“我如果要你偿还,那你平时所欠的,怎么算得清?”同乡愁容满面地说:“话是可以这样说。但大凡一个人做过些什么而接受别人上千两的银子,可以不再回报;如果无故接受别人的资助,连一升半斗的都不容含糊不清,何况欠了那么多!”说罢直接走了。李著明醒来愈觉疑惑不解。不久家人禀告李著明说:“夜里母驴生了一头小驴驹子,挺高大的。”李著明忽然明白过来,说:“莫非小驴驹子便是那个人吗!”过了几天,李著明回到家中,看见小驴驹子,开玩笑叫那人的名字,小驴驹子便跑到他跟前,像听懂他的话似的。从此,李著明便以那个同乡的名字称呼小驴驹子。

李著明骑着小驴前往青州时,衡王府内监见到小驴非常喜欢,愿意用高价买它。价钱还没谈妥,适值李著明家中有急事不能再等,便回家了。又过了一年,小驴与一匹雄马同拴在一个槽里,被雄马咬断胫骨,无法治好。有一位兽医前往李著明家,见到小驴,对李著明说:“请把小驴交给我,我早晚加以治疗调养,等上一阵子,万一能够治好,卖了钱与您平分。”李著明同意了他的请求。几个月后,兽医卖驴得到一千八百钱,把一半送给李著明。李著明接过钱来,顿时明白过来,这个数目正好与绿豆的价钱相符。唉!阳间的债务到阴间也要偿还,这是对世人的最好的劝导。

【点评】

明臧晋叔《元曲选》中有《庞居士误放来生债》一剧,其中有这样的情节:“〔内驴马牛做声科〕〔正末云〕是甚么人这般说话?我试听咱。〔驴云〕马哥,你当初为甚么来?〔马云〕我当初少庞居士十五两银子,无的还他。我死之后,变做马填还他。驴哥,你可为甚么来?〔驴云〕我当初少庞居士的十两银子,无钱还他,死后变做个驴儿与他拽磨。牛哥,你可为甚么来?〔牛云〕你不知道。我在生之时,借了庞居士银十两,本利该二十两,不曾还他。我如今变一只牛来填还他。”中国民间在欠了别人人情时,也往往有“变牛变马来偿还”一说。《蹇偿债》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

不过,《蹇偿债》较之以往同类的因果报应文学作品不同的地方是,其一,划清了劳动所得和借欠的区别。“凡人有所为而受人千金,可不报也;若无端受人资助,升斗且不容昧,况其多哉!”其二,在情节上务求曲折。乡人某变成小驴后,先是被衡府内监看中,交易未成,后又被马咬断胫骨,为牛医领去,最后才被牛医所卖,“得钱千八百,以半献公。公受钱,顿悟,其数适符豆价也”。

相关文章

  • 《聊斋志异》短篇集 七十六 蹇偿债

    蒲松龄 原著 李著明公,慷慨好施。同乡某人,受佣居住在李公家。那人少时贪玩惰懒,不会操持农务,家境贫陋。他...

  • 蹇解之险

    容斋随笔:卷十四·蹇解之险 《蹇》卦《艮》下《坎》上,见险而止,故诸爻皆有蹇难之辞。独六二重言蹇蹇,说者以为六二与...

  • “聊斋”世界里的“元宵节”都发生了什么?

    好不容易丢了的《聊斋志异》第一卷终于找到了。心情是无比激动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四卷本《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是...

  • 止学-蹇卷

    1、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译文】人处困厄是正常的,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把逆境转化为顺境,有...

  • 《止学》蹇卷七

    《止学》蹇卷七 1、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译文】人处困厄是正常的,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把逆...

  • 《止学》——蹇卷(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1、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

  • 《止学》——蹇卷(2)

    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宜与古人争。——《古黟楹联》 2、事变非智勿晓,事本非止勿存。天灾示警,逆之必亡;人祸告诫,省...

  • 《止学》——蹇卷(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3、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患以心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矣。 译文:...

  • 《止学》——蹇卷(4)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围炉夜话》 4、穷不言富,贱不趋贵。忍辱为大,不怒为尊。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 2018-09-12早课收获

    蹇卦第四讲 九三: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之喜也。 九三阳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志异 > 卷四 蹇偿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rn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