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哲思
高手都在学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能够四两拨千斤

高手都在学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能够四两拨千斤

作者: 肤浅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22:26 被阅读0次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根据二八定理,在学习这件事上,只有将80%的精力用在20%的知识上,才能引爆小宇宙,快速进阶。

高手的学习都是聚焦在这20%的知识上,深耕这20%的知识,少即是多,常常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那么,这20%的知识是哪些知识呢?

——临界知识。

何为“临界知识”?

这里的二八定理就是一个“临界知识”。

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中,成甲是这样定义“临界知识”的:

像牛顿第二定律F=ma这样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我称为“临界知识”。

也就是说“临界知识”,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那么,我们该怎么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呢?

1、总结现象背后的规律、原理,用规律、原理解释现象。

如果存在这样的规律、原理,那这就是“临界知识”。

比如,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看TED演讲,我们或被演讲中的科技进步感动,也会因为一些感人的事迹而心绪起伏。可是,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那些演讲会吸引人呢?如果只是一个演讲打动人心,那可能是个人能力原因,如果很多演讲都能打动人,那背后很可能有规律。而对这个习以为常的事情探寻原因的好奇心,就是发现事物背后规律的第一步。事实上,有人就专门研究和总结了这个规律,写出《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这样的畅销书。——摘自《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2、找到规律、原理的原始出处。

弄明白这个规律、原理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依据,有什么局限性,有助于明确其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能够更好的理解该规律、原理。

3、有没有更基础的原理、规律能够解释这个知识?

这是一个新知与旧知相链接的过程,如果有,那么该知识只是原理、规律的具象化,并不是现象的本质。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这是个比较有难度的事情,考验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扎实度,更是对认知深度、思维力的考验。

有了“临界知识”,我们该怎么用呢?

知道这么多方法,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道跟用上之间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因为应用规律要比总结规律更难。

掌握“临界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刻意练习。

重复的练习并不是刻意练习,成甲指出:

刻意练习必须关注两点: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2.大量地持续练习。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抓住问题的本质还是大量地持续坚持,都是挺难的事情。

要想抓住问题的本质,首先得有一个问题。除了自己面临的问题,身边人面临的问题,还可以从书籍、网络方面寻找问题。

找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很少有人会去找问题,谁都讨厌问题,问题常代表着麻烦。找问题是一件有点自虐的事情。

找到了问题,我们该怎么抓住本质呢?

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展开思考:

一个问题场景+一个解决方案+背后理性思考。

要在不同的场景中直接联系到“临界知识”,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成甲的办法是:

遇到问题时,先找这个场景下的专业技术解释,然后再对专业技术解释进一步深入分析,联系到“临界知识”。

通常复杂现象背后是简单规律,这个简单规律就是“临界知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学会“临界知识”并去运用,更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一个需要长久坚持,不断输入并输出的过程。

愿你有所得并付诸实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手都在学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能够四两拨千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wx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