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性善与性恶

性善与性恶

作者: KRYSTALzxyw1405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7:46 被阅读0次

  性本善和性本恶其实都是在说我们后天要学习,性善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原本美好的品质变坏,而性恶论则认为我们要通过学习来改变我们原本不好的品质从而变美好。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背过的三字经里的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人的本性都相似,但因后天的学习不同,导致习性不同。如果幼时不接受教育,本性会变坏,所以教育要一心一意。

  这与孟子的性善论是相匹配的,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这些美好品德不是从外部得到的,是我本来就有的。

  从性善论的角度来说,因为人本性就是好的,我们为了不让它变坏,我们才要接受教育。性善论认为外部环境是影响人的美好品质的重要因素,那如果没有外部不好的环境的干扰,就不需要学习了吗?就像人人都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桃花源,在那样的大同社会里,因为人性本善,且社会环境和乐,所以人善的本性不会受到影响,因此没有人的本性没有变坏的趋向,于是按理来说就可以不学习了。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反之,荀子的性恶论能解释这一点。即使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下,人的本性都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成为高尚人。“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惰性也。”人本性是饿了想吃,冷了想暖,累了想休息,这是人天生的惰性。所以我们需要加以节制,学会自律,学会坚持。当然,那是从人的生理功能来看的,饿了就想吃这很正常,这是自然科学,所以性恶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不管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是借此劝勉我们要学习,学会做人的道理,从而变成更好的自己。

—0407何心彦

相关文章

  • 性善与性恶

    性本善和性本恶其实都是在说我们后天要学习,性善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原本美好的品质变坏,而性恶论则认为我们要...

  • 性恶or性善

    一直以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人,而且任性自我惯了,总想让别人迁就我。妹妹最近喜欢粘着我,连续四天了...

  • 性善,性恶?

    关于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读音,一直都有些纠结,我们一起看看网上是如何评价的吧。 恶的读音有四种,各有不同,古...

  • 论性善与性恶(随笔)

    善与恶,看似对立,实则为一体。在天性里,人心向善,人性向恶。一个人的人心一直在制约着他自己的人性,一个人只要...

  • 性善和性恶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荀子乃韩非子的老师。 当时的四大流派,孟子和荀子为主流,墨子和庄子为次。 ...

  • 性善与性恶——孟子与荀子

    在先秦时代的孔子后学中,以孟子和荀子影响最为深远。本文客观综述孟子与荀子的学说观点,旨在总结孟、荀的学说精要,以启...

  • 从《一出好戏》到《蝇王》

    战国时期,同为儒家先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到底“性善”还是“性恶”,古今中外,人们在很多...

  • 超越善恶  得大自在----荀子“性恶论”浅议(第二讲)

    第二讲 性善论与性恶论 1、孟子、王阳明、程朱派的“性善论”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大意是:孟子认为:人之...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性善论 性恶论 性无善恶论

  • 谈谈性善与性恶

    孟子有所谓“性善”说,荀子有所谓“性恶”说,我觉得一个人没有什么“性善”“性恶”,只是“性利”罢了。 根据达尔文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性善与性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y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