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云颠泠风与君一醉解千愁传统文化爱好者
超越善恶  得大自在----荀子“性恶论”浅议(第二讲)

超越善恶  得大自在----荀子“性恶论”浅议(第二讲)

作者: 焰归来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15:34 被阅读14次

    第二讲 性善论与性恶论

    1、孟子、王阳明、程朱派的“性善论”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大意是: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性善,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开端的,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荀子在“性恶”篇中说: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这段大意是: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性善,这是不对的。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它不需要学习和修饰,人性饥则欲食,寒则欲暖,劳则欲休。但在礼义的约束下,就能做到节制和辞让。所以,善是后天的、人为的。

      礼义是圣人制定的,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在于他能约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于是制定出礼义和法度。人们之所以喜欢善,是因为性恶,就象穷人想富有、卑贱想高贵一样。

    荀子认为:孟子“人性善”的观点是不对的。善,是指正理平治,恶则是偏险悖乱。人如果天性善,那又要圣王和礼义干什么?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圣人立礼义法度,使人归于善。孟子之说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

    另一位儒学大师王阳明是一个很彻底的性善论者,相信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圣人,成圣成贤只应该向内心去求,不该在书本和其他外部条件上找。在阳明心学的影响下,很多人都不读书了。所以,如果我们把性善论坚持到底,也真的会发生荀况担心的事情,那就是不读书,不学习,释放天性,放飞自我。

    二程和朱熹也是彻底的性善论者,为什么程朱理学既推崇孟子的性善论,又批评荀况的性恶论,还要教人努力读书呢?貌似很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他们把人的天性分成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是善的,后者是恶的,所以人要通过学习,摒弃气质之性里的恶,恢复天命之性里的善。说得浅白一点,天命之性有点像个幌子,是一个理想值,气质之性才是每个人真真切切最能感受到的。

    超越善恶  得大自在----荀子“性恶论”浅议(第二讲)

    2、“传统文化交流群”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

    近日,在《简书》上练笔,发表了一些拙作,没想到,引起伯乐的关注,把我拉进“传统文化交流群”,里面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家门派,儒释道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感觉穿越到春秋战国时代,耳濡目染,受益匪浅,于是,突发奇想,把关于荀子的性恶论抛出,供大家讨论,一时唇枪舌剑,好不热闹。下面是几位群友的讨论稿整理:

    我们自己日常说的人性善恶,也有很多含混不清的地方。比如佛家的“善”是紧贴着佛教教义的。佛教讲因果,以因果律为根本。所以我想应该这样看:因果顺益,为善。

        如果一个人做了错事,之后内心深处感到很惭愧,那么这个人以后再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会很小很小。那么,“惭愧”就是善因果顺益,意思是:那种因果,给自己的烦恼少。“惭”和“愧”的确是佛家特别重视的两种“善”。

    这是简书“传统文化交流群”关于“善恶”的部分讨论,真是:各家理论,精彩纷呈,本无轩辕,原是一家。在此向大家致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徐卫军:你比我的几个中学语文老师棒!

      本文标题:超越善恶  得大自在----荀子“性恶论”浅议(第二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fl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