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当今的多元化课堂
1.什么是文化?
关于文化存在多种定义。多数定义认为,文化是特定群体中指导人们行为的知识、技能、规则、信仰和价值观,文化是一种生活规则。
我们每个人都隶属多个不同群体,这些群体的界定可依据地狱、国籍、民族、种族、性别、社会阶层和宗教等许多标准。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身份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或价值观,而是使得某种价值观或某些行为更容易出现。
2.文化冲突
一个5岁墨西哥裔女孩的故事:她每天中午在学校食堂吃午餐时都会省下一份面包卷,带回家分给弟弟吃。她的父母很高兴她有这种分享的精神,但学校管理者命令她把面包卷扔掉,因为学校规定不允许把食物带出食堂。这个女孩面临着服从学校规则还是遵从家庭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老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与食堂厨师沟通,让他们把面包卷装进一个小塑料袋里,然后把塑料袋放进小女孩的书包,以方便她带回家。
6.2社会阶层与社会经济地位
现代社会中,财富、权力和威信这三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社会经济地位——人们基于其所拥有的收入、权力、背景和威望而在社会中所处的相对地位。
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就有中等相关。低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导致学生的低学业成就?研究发现,不能把它归咎于某个单一原因。
母亲与孩子缺乏良好的健康护理、危险或不健康的家庭环境、有限的资源、家庭压力、学业中断、遭遇暴力、过度拥挤、无家可归、歧视和其他因素共同导致了学生的学业失败。
1.将康、环境和压力2.底期望与低学业自我概念
3.同伴影响和抵抗文化
4.家庭环境与资源
5.暑假中的退步
6.分层教学:不良的教学方式
(实践指南)教育生活在贫困中的学生
1.学习相关资料,了解贫困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什么影响。(1)阅读优秀期刊上的相关研究报告.(2)寻找可靠的资源。
2.设定并保持高期望。
(1)警惕自己不要因为贫困而对学生感到遗憾,原谅他们低水平的作品,并保持适切的期望。不要怜悯,而是去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共情。(2)与学生交流,让他们了解“成功源于努力而非家庭”的道理。(3)提供建设性的批评,坚信自己的学生能作出高质量的作业。(4)增加挑战性的科目。
3.与学生形成一种关怀的关系。
(1)使用包容性的语言,如“我们的班级”、“我们的项目”、“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努力”等。(2)与学生聊天,发现他们的兴趣和能力。(3)参与学生喜欢的运动或其他事件。
4.将学习技能和自我调节技能纳入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如何组织作业、集中注意力和寻求恰当的帮助。(2)将冲突管理和解决社会性问题的技能纳入课程中。
5.注意健康问题
(1)注意那些经常缺席或迟到的学生。(2)检查是否有一些学生听不见课堂讨论,或坐在教室后面看不叫黑板。(3)示范健康的饮食和体育锻炼。
6.评估学生的知识基础,从他们已有的水平出发进行教学,但不能停滞不前。
(1)使用简短的、不分层的任务来评估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2)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差异化教学。
6.3教学中的民族和种族问题
民族是指具有共同的历史、祖国、语言、传统或宗教等文化特征的群体。
种族是人们依据外在特征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的归类,在生物学上并没有完全纯正血统的种族。
教师要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业成就就是他们民族同一性、种族同一性以及性别同一性的一部分。
6.4教学中的性别问题
性别认同是个体对作为男性或女性的自我认同;性别角色行为是指特定文化中与每个性别相关的行为和特征;性取向设计个体对性伴侣的选择。
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对自己男性特征或女性特征的印象,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生物学因素会影响性别角色的发展,父母和教师对待男孩和女孩的差别化行为也会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在与家庭、同伴、教师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儿童开始逐渐形成性别图式,即有组织的知识网络,它涉及男性或女性意味着什么的相关知识。
6.5多元文化教育:创建文化融合的课堂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使所有学生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教育改革运动。
James banks(2006)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存在五个维度:内容整合、知识的建构过程、偏见减少、包容的学校文化和社会结构、公平的教学(如图)
1.文化关联教学
文化关联教学“是一种利用不同族群学生的文化知识、先前经验、参照框架以及表现风格,让学生变得更有意义、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会利用学生本身的优势,并促进这些优势进一步的发展”。文化关联教学必须符合三个原则:(1)学生必须体验到学业上的成功;(2)学生必须有发展或维持自身的文化能力;(3)必须培养学生形成挑战现状的批判意识。
2.培养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能有效地应对困难情境或有碍自身发展威胁的一种良好适应能力。
有两个因素维系着学生和他们的课堂:一个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因素,即设定和追求目标的能力,包括学业自我效能感、行为的自我控制、学业自我决定;另一个是人际关系因素,即强调与教师、同伴及家庭之间的一种充满关爱的紧密联系,包括温暖的师生关系、有效的同伴关系、有效的家校关系。
2.谨慎参考有关学习风格的研究
谨慎对待学习风格的研究:首先,有关学习风格的研究,它们的效度已经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其次,关于“研究不同群体中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上的差异是不是危险的、种族主义的或性别歧视的”——这已是如今争议的热点。
给教师最好的建议是:敏锐地观察所有学生中的个体差异,促进可行的、适当的学习方式。永远不要根据先入为主的有关民族或种族的假设,对学生的最佳学习方式抱有成见,应认真去了解每一个学生。
3.给教师的启示:教育每一位学生
面对多元文化课堂教学的挑战,一般性的教学原则:
(1)了解学生
(2)尊重学生。应当尊重学生的意志——因为他们面临着很多挑战,也克服了很多障碍。对孩子来说,得到真诚的接纳是发展其自尊的必要条件。
2018/6/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