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先生”?
第一反应是我祖师爷丘先生那样的人,不仅是因为他老人家是学术人,而是他身上有让人敬佩的东西,高山仰止。
我对邱先生并不太熟悉,只见过一次面,是导师带我们去看望的。丘先生九十多了,依然精神抖擞,头脑也特别清晰,完全不像九十多岁的人。
对丘先生的印象更多来自于自己的老师。同一个师门,老师们继承了丘先生的学术风格,不仅仅做学术,更是做人。
经常有新闻说某理工大学教授压榨学生,不让其毕业,导致学生精神分裂自杀的例子。
每每看到这种新闻,就觉得难以想象。可能我运气特别好,读研期间遇到了求学生涯中最好的老师。
陈老师是学校公认的十佳教师,是邱先生最后一届学生。当初报老师门下,有部分原因是因为陈老师是学生公认的最美和最好的老师。等真正见面时,果然名不虚传。
读研三年期间,老师待我们和朋友一样。老师是温和可亲的人,但做事很有原则,该严肃的事情就严肃处理。老师和别的老师不一样,喜欢玩,还特别少女心,会把生活和工作安排得特别好。从老师身上,不仅学到了做学术该有的态度,更学到了生活之道。
今天学校建校98年庆祝大会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启动仪式上邀请了先生,在微信群得知先生获得了南强奖。
老师说丘先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得奖,20万奖金全部捐出设奖教学奖学金,把奖金赠予学院鼓励学子们奋进!
先生是我国海洋鱼类学和浮游生物学的开拓者,一生淡泊名利。以往只知道先生是国内软骨鱼的研究者和开创者,于是刚开始进实验室就对鲨鱼很感兴趣。
后来老师出了一本鱼类图鉴,也是希望对社会科普,鱼类学有所贡献。如今,做学术的人都容易浮躁,追求快和文章的数量,很少有精力去做传统分类学,更何况是这种不图名不图利的事。
记得我去实验室的时候,书已经接近尾声了。但实验室依然继续做着这项事业,每个月会去码头买鱼,回来拍鱼。因为是出版图鉴,除了对学术细节上(一眼就能看出鱼的特有特征)外,对摄影也有讲究,包括光线美观等。基本上,拍完一条鱼得半天时间。
拍完后还需要修图,文字稿需要校稿,内容需要排版等。书的出版历时三年,实属不易。但做完这项工作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特别是看到评论说很有用的时候。
从先生和老师身上,学到了去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为利益,有更高的追求。做学术,也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