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载魂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出自《道德经》第10章,意思是说:承载灵魂,营造体魄,拥抱一起,能做到不分离吗?
灵气为魂,器官为魄;灵魂需要安放,体魄需要营造,魂和魄应拥抱合一,灵与肉该紧密结合。魂魄抱一,物体就有精神;灵肉合体;身体就有活力;魄不载魂则器官发呆而死气沉沉,魂不守魄则灵气散乱而虚无缥缈。健硕的体魄培养精彩的灵魂,而优秀的灵魂可以展现健硕的体魄;神气的事物很优美,健美的物体很神气。
绘画要有艺术性,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人物的神秘的微笑,赋予了作品生动的精神,让绘画变成了活灵活现的传世精品。文学要有思想性,例如鲁迅的《祥林嫂》中,人物的悲惨经历,展现了小说丰富的思想,让文学变成了描写时代和社会的超级杰作。
有名的山峰不在于高度,只要有典故和传说,就有灵魂,优秀的人们不在于长相,只要有财富和地位,自然精神;重要的官僚不在于职称,只要有实权和影响,就会显贵;工作的水平不在于学历,只要有能力和业绩,就是高手。所以,看人要看灵与肉的结合的程度,看事要看精和神的契合水平,看物要看魂和魄的抱一不离。
老子问了一句“载魂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的问题,揭示了看待人物,观察社会和研究事物的要害,关键和重点。一要看灵魂的气象,二要看体魄的架构,三要看魂魄的拥抱和灵肉的结合。
魂飞魄散是灾害,貌合神离是苦难,载魂营魄有生命,神灵健体很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