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王阳明回答弟子关于“格物致知”的发问,表达了自己对于心和物的看法。
王阳明教弟子们“止至善”,通过锤炼自己的内心来提高境界。而朱熹却说人应当“格物”,通过研究事物的道理,接近事物的本质来实现认知上的提升。徐爱因此疑问,听老师讲的也觉得有道理,而看朱熹的文章也觉得有道理,是为什么呢?
1 王阳明强调,而且在其他处也强调,他与朱熹的观点很多时候并不违背“格物是止至善之功”。
2 对证据的使用总是片面的。徐爱提到,朱熹总结《尚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多是侧重格物,看似都有道理。王阳明说,这些说法看似都有道理,但是不可拘泥盲从。因为朱熹在读先贤著作时,也是带着自己的主张在读,他的著作选取了前人的语言,看似旁征博引,合乎古人的思想。但对于那些不合其思想的,他便不会写出来。“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
古代思想家,儒学家,多是通过给前人著作加注释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种限制性极大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个流派的凝聚力,所有人都显得在思考类似的问题,并且深度不断增加。但弊病也在于,后人的非要通过证明自己的思想就是前人的思想,像狗熊掰棒子,最后剩不下太多。
朱熹的研究,是从自己的理解处出发,显得达及古人。如果后人只为了达及古人,“笃信圣人”,没有亲自“反求诸己”,那也不是求知之道。
2 王阳明列举了三种层次的认知,以此说明朱熹的言论有误导性。“惟精惟一”,讲求通过专心致志达到精通的境界;“博文约礼”,讲求通过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知识的增加。“一”和“约”是自我要求,“精”与“博”是实现的成就。而所谓“尽心知性”,则涉及三个层次。《孟子》中最高层“尽心、知性、知天”,次一层“存心、养性、事天”,最一般的层次“夭寿不二,修身以俟”。用《中庸》之语,便是“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生知安行”,类似生而知之,已经完全伸展了自己的心性,与天理、道德融为一体,只要做事,就必是对事。“学知利行”中,“存心”强调要时刻专注于内心的念头,修养自己的性情,以恭敬谨慎地遵循天道。这一层,看到了天道,但无法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需要认真谨慎地遵循。而“困知勉行”中,将福贵、贫穷、长寿、短命看作同等事,看开这种现象,虽然有助于人一心向善,内心坚定,但这种层级的智慧并不能看到天道,只是做好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修养身心也只能“等待”机缘的降临,属于勉强知道一些道理,困难地行事。
回到朱熹的“格物”,物格知至,看似研究事物是能够发现天道的。但是,如何研究?大家或多或少听过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他曾经遵循朱熹的说法,“格”竹子三天,结果什么都没有领悟,反而大病一场。最关键的是,大多数人听到这种行为,都觉得荒诞可笑。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怎么格”。只有搞清楚“怎么格”,那“格”和研究才是有用的,如果不知道,直接模仿别人做些类似的事情,终究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句流行的话讲,就是“不要拿你的业余爱好挑战别人吃饭的专业”,花同样的时间做事,方法和方向正确与否,能数倍地影响达成的效果,这是很现实的道理。
而对于初学者,“怎么格”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夭寿不二”,坚定本心,做好力所能及的,分内的事情,期待有别人的指点,或是经过时间累积实现质变和顿悟,在此之前,直接“格物”并非好的选项。而对于那些已经处于比较高层次的人,内心已经与天道融为一体。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完全掌握“怎么格”这个问题,此时再从具体的事物中研究,方能实现成就。因此王阳明说,朱熹说反了。但这不代表朱熹理解反了,只是他书中的话语会将别人引向本末倒置的方向。
王阳明的理论,最优先适用于道德领域。那“心”,“格物”与“知至”分别应该对应“道德动机”、“伦理规则学习”和“成为善人”。如果我们将此道理应用到学习和认知领域,那分别对应“方法”、“特定对象相关知识的学习”、“发现规律”。
3 心外无物。按照之前的论证,我们可以重新理解“物”这个概念。徐爱说“物”就是“事”,皆从心上说。心中的“方法”与“动机”不同,能处理的事情自然也不同。“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就是类似的道理。并非刘邦带兵不能超过十万,而是超过十万就在自己的能力之外,效果便会打折扣,而韩信在带兵方面已类似前面所说“生知安行”,可以把握任意数量的兵将。王阳明说,身体的主宰是心,心动念就是意念和意志,意念意志的表现形式就是认知,而意念的对象就是事物。有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意念,有什么事物。如发自内心想做好事,周围便总有行善的机会,发自内心想赚钱,周围便都是赚钱的机会。因此“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
这里的“物”,显然不是客观世界的所谓桌子、竹子等物,而是“诚”的条件下的“物”。也就是自身能力范围内能认知和处理的“物”。我们处理不了的“物”,其实与我们无关,只有那些能与我们发生关系的“物”才是真的物。所以徐爱说,“物”其实是“事”,只有在表现为与主体交互的事件,物才对人们有意义。
用更现代的例子,一种计算机语言有其特定的架构,算是“心”,而这个架构,决定了它能顺畅地处理一些数据,能勉强处理一些数据,还有一些数据几乎无法处理,只能模拟(假装处理),而这些数据,就是“物”。“心外无物”,就像是计算机语言中“不谈架构,无法谈论算力”一样。
因此,如何格物,取决于“心”与“意”的境界。对于初学者,困知者,直接“格物”会无所适从。
不过与这里所说的“困知勉行”的“行”,如果只是等待和积累,那对比“生知安行”的从心所欲,似乎不像是真正的“行”。可见,对于初学者,“知而不行”的过程也是必要的。这与上一段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不相符。
4 总结为,与其说王阳明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不如说他反对让初学者“格物致知”。三层心性之中,最高层天然知道“怎么格物”,而最底层并不知道“怎么格”,最好先专注修习,积累并等待。有什么样的心智,决定了能“格”什么样的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