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失眠了。
点亮手环:12:00、12:15、12:45……躺在床上,就像三流厨子锅铲下的咸鱼,被动地翻到难受。心里有话,该说而未说总是让我受此折磨。
导火线是今晚差不多十点舍友发出的一张朋友圈截图,内容是一位外国语学院的新生对学校的抱怨、吐槽、不满、和逃离的负面情绪。一开始,对她我是同情的。抱着关怀越往下读越觉得反感。那底下的十几条自我评论满是不经世事的猖狂、自我感觉良好的优越、不礼貌的诋毁和满口的脏话。这个素未谋面的女生,在我心里已经形态毕露。如果可以,我想以看客的身份在底下带着嘲笑和嬉弄的口吻评论:千禧宝宝,接受宿命吧,这是你逃无可逃的集体。
没错,这个不眠夜我想说的不是那位自诩家境优渥,来到这里要暴瘦十斤的女生。我要说的关乎集体,仅送给和曾经的我一样迷茫、怀疑的大一师弟师妹们。
英国诗人唐恩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的标签从来不是只有名与姓。遥远的日子里,我们曾是春蕾幼儿园大班的一员;曾是某育贤小学一年级二班的一份子;曾是某实验中学初3班的一名学生;也曾是某某一中高一八班,高二六班之一;现在我们是某专业某班的1/30,未来也会是某单位的其中一员。我们一步步挣脱家庭的摇篮,推开温室的大门,其实走出去从来不是单枪匹马。一路走来,我们都是依附着一个又一个的集体,彼此支持,彼此成长。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尤其当遇到一个在你看来不尽如人意的集体时这种关系更加让你痛苦不堪。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不了大环境,集体往往也是靠随机分配,但是哪怕是在你退无可退的时候,看似丝毫没有一点选择权利的你仍然有最后的选择自由,积极面对还是消极逃离全在你掌控之下。
一开始我对那个发朋友圈说“再见,白云”的女生表示同情确实因为我自己也像她一样有过失望。乍一看,这个大集体没有华丽恢弘的外表,该有的体育馆图书馆尚在图纸之上。说实话,这样的现状确实满足不了大多数少年虚荣的心。走进深山的你从跨过门槛的那一刻便失去了向朋友、亲人引以为傲般介绍自己大学的资格,因为你觉得它到处都是槽点,根本没有谈论的需要。于是你大一几乎没怎么拍过它的风景照,更不会把它放到朋友圈。
这种从心底里生根发芽的厌恶会让你提不起劲来好好规划你本该激扬万千的大学生活。于是整天打游戏、熬夜煲剧。于是你慢慢地发现你变得和这个集体一样糟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没有谈资的地方,一个没有人屑于谈论的青年。
多么可怕的结局!
但是这个大集体真的有这么糟糕吗?它就那么一文不值?其实扪心自问,更糟糕的是我们的心态。从一开始,你就犯了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你仅仅用眼睛看到的“荒芜”就否定了一个你即将要生活四年的地方,而且丝毫没打算给它翻身的机会。其实,你们也没有错,人的本性就是追求更好更优渥的物质条件,更直接的精神愉悦点。只是,把判断的权利全部推给直觉,对你对我们的集体,都是不明智的。当你连上面的那些都没有的时候,你应该把判断的权利留给内心,让它做最后的抉择。在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希望你还能有一个鲜活的心。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倒时钟》这部好莱坞影片,电影的主线是哈佛大学心理系终身教授艾伦-兰格教授在1979年做的一个实验。在匹兹堡的一座老修道院里,兰格教授和他的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八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在这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20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剧,讨论当时的古巴军事行动。他们被要求更加积极的生活。没人帮他们收拾碗筷,打扫卫生,他们只能自己来。一个星期后实验结果显示,这些老人的身体状态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记忆力更好了,四肢更灵活了,步态、体力、握力更佳了。
我们无从得知,这一个星期里老人的大脑和身体发生了怎样的交互,可是可以确定的是老人在那个星期里从心理上觉得自己年轻20岁,于是身体也做出了相应的配合。
也许整个实验强调的是: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和我们的主题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细想,其中你不该忽视的是心态的强大作用。
这个集体确实有它不完善的地方,我们没必要也做不到,让它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企图虚假美化是不符合实际的。在这里,我们要做的是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让自己以此为起点,修己以敬。既然无从改变,不妨从现在开始,慢慢地悦纳它。接受了这个不完美的集体你也许会发现其实它也有很多值得你发现的美。其实集体就是这样,你对它不友善,它也会以不友善回应你。你觉得它不够美,是不是自己选择了丑的姿态来婉拒它呢?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的下半句是“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认清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是打破心理障碍的唯一退路。一个学校是一个集体,一个班是一个集体,其实家庭又何尝不是一种集体呢?现在你可能选择不了你的学校是一个怎样的集体,你的班级是一个怎样的集体,你更加选择不了你的家庭是一个怎样的集体。在同样逃无可逃的情况下,你为什么愿意把全部的温柔都留给家庭,却以冷漠拒绝排斥学校甚至班级等等集体呢?原因是你打心底里觉得,家是无从选择的集体而你的一生都要接受它。其实大多数的集体和家的性质相差无几,因为名字不同人们才会觉得它们不一样。和家一样,它们都是我们宿命里逃无可逃的集体。如果你愿意,它们便是家,可是不管你愿不愿意,走入你生命的它已然是事实。如果你觉得大陆不如意,那是因为你这个岛屿还不够坚固
凌晨1:45了,一吐而快!也许写得不够思辨,也许它说服不了你,也许明天太阳一出来你还是一片漆黑,那我只剩四个字来奉劝你:修己以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