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原本我在1月14日打算去公司实习,但是由于当天恰好有驾照考试,所以向包姐请了假,恰恰是这一天,为我之后与实习offer差点失之交臂的影子。这是后话。
从驾校回来之后,匆忙收拾了行李,提着大包小包跑到了城关,路上和司机扯皮,聊的挺嗨的,但主要是我倾听他的故事,以及他缓缓道来的感悟。
下车之后,我们互相道了再见,可能之后再也不会相见。
一个人提着行囊,到了长城山南苑,步履维艰,每走五十步便要歇一会。终于挪到了大门口,此时汗水已经浸透了衣服,风吹过来,让冬天变得更加寒冷,让孤独的人变得孤单。
等把行李暂时放到超市之后,又马不停蹄的去昶荣大厦取宿舍门钥匙。我当时在想,如果我是组长,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宿舍到办公楼走一个来回,我一定会把钥匙给他拿过去,帮他把行李提上去,然后给他买一些日常用品的建议。
我回宿舍之后,拎着包入住,顺便买了些生活用品。在他们下班前,背了几个单词,看了几页写论文的文献。在入睡之前,写完当日的反思,拟定了第二日的计划。
Day 2
早晨六点二十起床,背完当日安排的单词。然后想了一下我如何去和其他人相处,我应该以如何的方式面对我的实习。
七点四十多,xx叫我赶紧起床吃饭,不然吃完饭就迟到了。于是赶紧起床洗漱,实习生自成团体,农大大二、大三、大四的各一波,师大地科的一波,倒也和我的规划相一致----一个人独来独往的度过这段实习期。
到办公室之后,我领到了某个村庄的解译工作。我觉得Arcgis用起来应该没啥问题,而且我对我的实习要求并没有太高,然后大抵向周边的姑娘询问了一下工作要求,就独自开始工作。我在自己的工作计划本上列了三个内容:工作进度、工作收获和工作反思,边工作边记录。期间向旁边的人问自己我遇到的一些问题。
公司做三调工作的正式员工总共有三个:一位是我的甘南老乡,也是我在实习几天接触最少的一个人,但他有内心掩藏的热情,一旦触发,就会似火般燃烧。第二位是从武汉回到兰州的小伙子。每天穿着西装上班,乐于去指导实习生,并且对自己作图的要求也是很严格(因为一次项目负责人说了两句,就感觉挺失落的)。在生活中也很体贴,晚上怕我们实习生迷路,就一路跟着我们回到了宿舍楼,然后他才回自己的寝室。我在第一天就觉得,如果他又野心,他的终点不再那里,他应该有更大的舞台。第三位是一个很赞的学姐,是除包姐之外,技术最好的一个员工;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觉得她很高傲,很难接近。我当时的判断是:她要么是一个花瓶,要么是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后来证明她的确是后者,摘下口罩之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冷。
加完班之后,独自走在城关的大街上,看着这个城市灯光璀璨、霓虹闪烁,脑袋里面回顾着这一日的经历。因为不知道质检标准,还在窃窃自喜,觉得自己今天表现还可以。殊不知已走向了一条错误之路。
晚上十点多回到宿舍,重新温习了一下昨日的单词,看了一会文献,写完反思。因为一天十个小时盯着电脑,身体已疲惫不堪,于是,倒头便入了梦乡。
Day 3
今天起床的时间调到了早上六点整,背完安排的单词,然后再花了大约三十分钟完成卡叔的《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的阅读计划并且背完生词。
第二天和第一天一样,团体和团体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当时我觉得一个公司应该每天组织半个小时的分享会或者团建,一味的工作并不会拉近同事之间的感情而且也不一定会保持高的工作效率,这其实就是一个朋辈学习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员工并采取激励措施,必然会打造出一支符合要求的团队。如果只是以个人能力用人,很难让公司走的更远:员工离职了也就离职了,在公司不会激起大的波澜,但从长期来看,无疑是公司在逐渐隔离自己,员工的使命也只是为了服务自己。我的心态即是这样,工作四天没有任何改变。
今天工作中有两件事令我记忆深刻:
第一、中午包姐来看我的工作,说我的工作出现了错误,然后我重新拷贝文件,一切又从头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敢再自大了,于是边做边请教边改正,我到现在依然觉得那半天我的成果达到了一般水准。
第二、下午项目负责人公布第一天过质检的同学,我很明白,我第一天成果很烂,完全达不到标准,名单不再其中也属正常。如果出现了,我倒要怀疑公司的用人标准了,而且在当时如果名单上有我的名字,我也很有可能就直接签了。因为我喜欢仔细观察和怀疑事物,于是仔细分析了一下名单:农大大四的学生和地科大四的学生。这时我产生了一个猜疑,后面再讲。
这天的工作,我也陷入了一个比较陷阱,认为我做的差不多就行了。我想,这并不是我想要去做的事,并没有倾尽全力。
晚上像往日一样,看了会书,回顾早上背的单词,写完当日的反思。
Day 4
六点起床,完成当日的早晨学习计划,因为今日起床之后先去洗漱,所以大约在七点五十下的床。
我在今日,已经在尽力去赶进度和提高精度,把昨日的成果又作了一次修改,又让学姐做了检查,之后才开始下一步工作。然后,大概在午饭前,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解译工作。
下午向学姐请教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之后,便开始下一阶段的解译。
在五点多,项目负责人将农大大二的一帮带过去签了合同,然后将大三的几个带过去辞退(她们本身就是想离开的)。我的猜疑加重:公司所谓的用人标准怕是没有标准的,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实习生团体的影响,以人定标准,是很难服众的,甚至会让我们这些处于边缘的人产生抗拒心理。
他们签完之后,负责人将我和另外一个姑娘叫过去,他的第一句话是:你们一起的两个姑娘离开了,会不会影响到你?
然后才开始说:唐红林,你的可塑性比较强,但是进度和精度没有达到我们质检的标准,而且在第一天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xxx,你的态度比较好,但可能走了弯路,所以,我们打算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实习合同保留在今天。我其实很想问:我知道我前天的成果几乎很难通过审核,但是当天和前一天的成果都没有上交,你怎么知道我改正后的成果没有通过质检部门的审核?如果这是一种让实习生努力工作的手段,我觉得这是最低级的一种手段。
在之后的谈话中,我婉转的问了三次关于我的疑问:第一问:我的错误在哪里?第二问:是精度和进度吗?能否再仔细点?我的昨天修改之后的成果有什么问题?第三问:现在我总结一下,我的主要问题是xxxxxx是吗?
我得到的回答很含糊,我没有得到我的最终问题是什么。而且,我隐约记得在等我回到办公室之后还是第二天,项目负责人来到办公室,说:关于技术是你们的包姐在负责,我不是太懂。
但是,我很感谢给我的这个机会。
我当时有点失落吧!前前后后已经签了十一二个,甚至大二的一帮都拿到了实习offer,但我还是没有。而且我没有得到一个能够让我去做的标准,很盲目。站在昶荣大厦二十四楼的窗户前,半个城关区映入我的眼帘,暮色降临,兰州这座城市缓缓地沉入到冬日凄冷的夜色之中。此时,学姐抱着坐垫走了过来,跟我聊了老半天,用自己的经历和看法开导我,受益颇深。这是我实习之后得到的第一课,在此,万分感谢体贴的学姐!
晚上下班后,我已经确定了要离开的想法,站在天桥上,凝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有失望也有不甘,我不甘于这样离开。我想,我要拿到offer之后再离开,不管环境如何,我都不愿落在所有人之后。明确了我的目标之后,我先回到了宿舍,没坐一会肚子开始叫唤,才记起今天忘记了吃饭,于是去对面要了碗羊肉面片,几串烧烤。
再次回到宿舍之时,已经近十一点半,写完反思便入睡了。
Day 5
早上完成计划之后,想了一下我今天应该怎么去做,然后起床、吃早餐。
我先对自己昨天的成果做了修改,然后看了一下大家的成果,几乎每个人的我都看到了。然后,总结思路,开始最后一日的工作。
中午,龙军、佳佬和荣哥过来了,我们一块扯了会皮,然后到北京华联晃悠了一会儿。当时我觉得和女生逛超市十分有趣,就像我当时说的:女生一进超市就像狼寻找猎物一样。
下午两点先叫学姐检查了一下我的工作成果,然后又做了些许修改。在就边作图边等最后的结果,顺便再看了一下大家的成果,确保自己做的能够达到大家的标准。
下午四时,学姐再次的检查了我的成果,我终于明白我的误差出自于哪里,并做了最后的修改。这点差距很可能就来源于我缺少的第一日的培训。
五时,项目负责人过来看我们的成果,他把田埂硬是说成了路,我没有争辩,只是说,我还没有画这块。
五点半,负责人叫另外一个姑娘出去,怕是又被辞退了。过了一会,学姐开始安排任务,也给我安排了。我知道我应该是通过了。
然后先过去向学姐表达了谢意,特别感谢她的开导,另外如果没有她,我估计很难拿到机会,也很难通过试用期。然后也表达了我要离开的想法。
关上了电脑,在实习日志本上写下最后一段话:今天我离开公司了,未来还很长,认真、努力。
六点,我和另外一个姑娘去了负责人办公室,我解释了我为什么离职,然后他说,其实现在我叫你们过来是和你们签合同的,既然你想离开,那就好好准备你的复试,如果你研究生复试结束后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过来实习。我向他也解释了他对我的误解,我不是不善与人打交道,而是从一开始,我很清楚what I want。
我回到办公室,和大家说了再见。有人说我很奇怪,昨晚就决定离开,今天过来只是为了听到一句认可。
其实有一句话我一直没说:因为我不想输。
下楼之后,龙军和杨凡艳在等我。回到宿舍之后,他们帮我收拾好行李,又送我到火车站,送上了131路公交车。
实习落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