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好比有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于这句话我更多理解的是一种无奈状态,而我今天更想尝试着用主动的方式去辩析这个话题,所以我用一个主观的说辞“你有计划,但世界却另有计划”。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计划一切,恨不得掌控一切,但实际上我们更多的精力和付出却是在计划之外的事情上。
如果你明白自身的局限,那就理解你之外的世界何其大。再去延伸,不难推导出你的计划只是大计划的一小丢丢,所以不在计划中的、掌控不了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理解或者有预想的。这也符合人常讲的: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越多。简而言之,确立有意识的“自我渺小”姿态是一种智慧,能够以“人之常情,事之常态”角度去看待更是一种勇气。我的工作是最先让我明白这一客观规律的,这个行业近几年用“巨变”形容一点不过分,甚至于早上定的战略规划,下午就有可能被一纸政策文件颠覆掉,如果不是理解万岁的心态,无力挫败的感觉就会吞噬自我。
比较担心的就是你总以为能掌控一切,当你激情满满、信心爆棚地去规划你理解的囊中之物,真要注意了!若是成功了,我都不觉得这是计划之中的应有,其实本质就是我们行的一切正合自我之外的世界规律。若是不成功,对这一类的计划者一定是大大的伤害,在这里我就呼吁一下,不要太当回事。当然如果不是因为不密规划而不成功,甚至于挥挥衣袖,一去了之即可。
世上哪有完美计划,有的不过是人为理解的算无遗策。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在绝对力量面前大部分也只能束手无策,真正能做的不过是博弈而已。这好比投资或者赌博中有一个常常被推崇的法则,就是对于胜率和赔率的策略,叫做“凯利公式”(下注比例=胜率/赔率)。我以为公式背后的思维方式比公式本身更加重要。在生活中,赔率和胜率不可能像赌桌上那么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凯利公式的原则以助于提升决策的有效性。
这一段文字绝不是不推尚没计划或者不计划,计划是一定要有的。就好比我的一个老大哥经常粘在嘴边的一句话:“兄弟,这个事情,成了别开心,不成也别不高兴”,虽然是简单的逻辑,但透露着一股不平凡的哲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