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除了是父母给的外,除了特定的意义和赋予的意义外,对我来说是种挂碍。我的名字,正如我年龄一样,一般不记。”
这是刚才有人问起我名字,我是这样回答的。
为什么不记呢?明明记得,还说不记,多么虚伪。如果这么说,也不反对,毕竟成立嘛,生活中一些现象本就有各种成立的原因,自有一番道理。
不与人争这些事,当然也基本没人争,毕竟没人知道这种不记的心理。说出来也无人能懂,反而又弄出一些问题来,何必说呢?这些是野趣,没人真正关心这个。
回到正点上来,对于不记这些,是自然形成的,好像常常不存在我心里,甚至有人问起年龄,弄得我还要从哪个地方去提取什么来,计算一下,方可作答,呵呵,麻烦。不过,有时,偶尔,答得几次了,也就会自然记住一段时间,过后,又被风吹走了。
对于这点,生日自然是不在我生活中,唯一的意义是母亲的难日,为这个,吃素是自然的事。吃素?这不用特别在这天吃,因为天天是素,素日,素年。但这天的素,是专为母亲吃素,带着恭敬心,带着祈祷祈福,带着意念,带着感恩。
说到这,说到这记忆的话题,不免让人想到文字。
虽然写着文字,也有一定的缘分,但这种缘分在这日更中,有过几次要断更的考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是文字始终是部分,速度太慢,意念与文字,在某方面,不是一个概念。不过,用文字来权且一下,也还是可以的,毕竟,文字联通许多很现实的东西,关系着一些生活,文字既是文学的,更重要的是生活的。
如此一来,文字依然在生活中,生活中依然有文字。虽然写得不怎样,却也是一种存在。
正写着这日更,有人发来信息,意在表达名字对别人的重要,说是“同仁朋友”,有“特珠的意义”,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也很感激,不过,这样的网络朋友到处是,属点头之交,泛泛之交,不可说得这么重视,没有理解真正的独特的人生,哪来特殊的意义?有的不过是一种需要,不是一种起码的尊重。
不让名字成为挂碍,已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没什么可以影响到这种“决定”。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不作不理解的解释。
生活中有太多东西成为日常,太多东西成为生活,已构成太多的框架,被无形绑架的感觉,以至要作繁琐的“照顾”和“解释”,是一种无端的内耗。若这些,是一种学习,那倒还是可以,哪怕千万次的繁琐,也值。
看,这些文字是否会成为记忆?写了这么多,难道不会成为记忆?会又不会,会是可以找回记忆,不会是随时忘却。
忘却,是对心灵的告白。
人生的真正长河,是梦里,睡眠状态代表人生长河中的状态,睡眠是衡量人的幸福状态,记忆是睡眼的痕迹,是检验生活的标准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