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的“校园贷”案件,让大学生备受关注。400多名大学生成立被告,案件开庭后,没有一名大学生应诉。而且这些被告的大学生普遍认为“校园贷等于非法放贷,国家打击高利贷,他们借的钱不用还”。

“校园贷”只是冰山一角,在校女大学生的“裸持贷款”案件与“校园贷”性质无二。近年来,大学生这个词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人们从这些案件中,逐渐给拥有“大学生”这个称号的群体安上了一些社会标签。
➣一遇到事就做鸵鸟,送你一首勇气
在这里我们不争辩“校园贷”案件谁是受害方,国家法律最终会给出公正的判决。不过,案件从立案到开庭,400多名大学生,无一出庭应诉;法院向被告大学生寄送应诉材料,多数材料遭拒收;只有三名大学生因害怕被列入失信黑名单,而失去刚找到的好工作,最终与贷款公司协商主动归还了欠款。以上大学生的做法都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会像受惊的鸵鸟,不愿积极面对问题,自欺欺人,直到迫不得已,才会不情愿地选择面对困难。
诚然,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但尚未步入社会的人,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阴暗面,面对校园贷背后的阴暗伎俩猝不及防,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一味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大学生也是成年人,拿出成年人该有的担当,正视问题,用正当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借贷买手机,装逼遭雷劈
新闻中的采访中,一位受访者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外表看着光鲜亮丽,实则入不敷出。”大学生想要用高档手机,这种消费心理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通过校园贷款,来消费高于自己承受能力的商品,实则是贪慕虚荣的行为。最终吃了官司,不管结果好坏,吃一堑长一智,这个教训应该记得了吧:天上掉馅儿饼,坐享其成,哪会有这种好事?
美国作家卡耐基的在《人性的弱点》中说过:贪婪是人性的弱点;同样《国语·晋语八》有“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填羊上天”一说,意思是,人的欲望是填不平的,人一旦贪心不足,就会被欲望所害。所以脚踏实地一点,收起贪婪之心,不要让欲望毁灭了自己。
➣想钻法律的空档,偏偏你是法盲
新闻中报道称:这些被告的大学生普遍认为‘校园贷属于非法放贷,国家打击高利贷,他们借的钱不用还’。也有人说,媒体歪曲事实,校园贷吃人血馒头,受害者是400多名大学生,对于新闻的报道真伪,我保持中立态度,但是400多名大学生陷入官司,确是事实。
这说明了什么?虽然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但是法律意识淡薄。因为缺乏法律知识,不知如何避开社会的各种坑,一旦入坑,又不知道如何维权。即使如媒体中报道,大学生想钻法律空档,我们也不该把责任全部推到大学生身上,试问又有多少大学生懂法呢?
社会群体给大学生贴上无担当、虚荣、无知的标签,确实是部分人拥有的一些陋习,毕竟还没步入社会,经验不足;但是说大学生是“无赖”,恕大学生们不背这个锅。他们的抵死不认是一种抗议,在没有弄清事情原委之前,请不要轻易下结论。在此我附上案件的另一种解释如何看待借校园贷买手机,四百多名大学生成被告这一案件?,也许让人们更客观地看待这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