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3-27

2020-03-27

作者: 流光闲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3-27 08:39 被阅读0次

人性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二者没什么差别。我同时认同这两个观点。无善无恶是同白板说的思维方式相近。他认同人类思想行为具可塑性。那么这种可塑性再加上对人类历史的反思,人类行为的历史性,那么人脱离历史的行为本质是如何的?那么这个论点就自然出现了。

刚刚是从本质出发,那么本质上,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具有思想行为和生活行为的世界呢?是因为在本质上有对应形式的质料。从行为的发端来思维,那么有善有恶也就可立足了。

我在这里并不是用西方注解东方。东西方都有人性学说,他们都依附于各自的思想历史的环境。东西方思想都建立在人类思维这个载体上,也包括人类思维方式的局限等。我们并不需要过分讨论谁对谁错,一切还有时代和永恒对我们的思维进行透析。我们应该就全面认识人类思维而学习知识。全面认识可能不会实现但是我们可以将每一个论点归咎于每一个思维方式,以将思维放置于不确定性中使得我们的思维不会固化。当然就中国哲学史的观点,另当别论。

人性这个词,我并不关心也不会大书特书其观点。我只在于认识,人性是人类思维这个载体之下的时代性话题。也就是限制于时代,具有混乱的性质。随时代而更迭,回朔。人类常因此而忘记永恒。人性的学说内容表达了人类在永恒的,全面思维的载体下时代生活的需求和寄托,以指向历史的终点,可叫做历史的闹剧,人类在永恒下的浅表景象。毕竟,即使人性作为一个大问题,是指向人类这个存在本身,同永恒具有相同的含义。但它的学说内容和归纳总结,说明了其在永恒下只在于人类的生活行为,思想行为。而不是彻底地将这行为同永恒缠绕在一起应该如何定义。

事实上,我对人性有自己的看法,目的是高度自知,自我重塑使得人类的历史走向永恒。

永恒下,各人说的归于各人说的,时代的一切淹没于永恒,虽然存在是其证明,但覆灭也是其证明。倚仗他人思想活活的一无所获,乃至精神也荡然无存。他们终究像否定他人一样否定自己,以至于只有需求和盲目的冲动相随。尼采归于尼采,告子归于告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3-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vk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