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管理:制造企业招不到年轻人,HR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是生产水泥的制造企业,现在企业里的一线工人年龄都偏大,学历还低,基本都是初中生,而我们想招的,稍微有点学历(高中)的年轻人都不愿进厂工作。
企业效益也不太好,最近公司还取消了200元的全勤奖励,人就更难招了。现在企业就我一个人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本文系属原创,著作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本人,抄袭者必究。
【摘要:本文分享了制造业企业HR扭转企业招不到年轻人困局的可以使用的招聘策略。】
在招聘方面,如果要有针对性的招募更多的年轻人入职,建议题主可以参考如下的招聘策略:
一、定向招聘与校企合作:
为了更精准地找到目标求职者,建议贵司可以采取定向招聘的策略。与当地开设有贵司所需工种的目标专业的的中专、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贵司可以根据学校的招聘计划,参加这些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设立企业展示摊位,直接与即将毕业的在校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更了解公司,还能提前锁定一批潜在的优秀求职者。
另外,贵司如果有比较强的内训师力量,建议贵司可以跟学校开展相关教学合作,开发贵司所需专业课程,通过授课发现对贵司工作内容感兴趣的年轻候选人。
此外,建议贵司还可以考虑与这些中专、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联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例如,比如在我做某金控集团HRD的时候,得知我集团投资的一家无人机公司,为了招到无人机“飞手”(我想这个招聘难度应该比贵司的工人招聘更难),就很好的利用了校企合作的思路,该企业跟当地的职业学校合作不仅开设了无人机手专业,而且还在公司设立了“实习基地”,每年都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实习课程,通过实习课程不仅逐渐建立学生对“无人机”的初步认识,而且通过试飞训练到后来的实习飞行,让学生实习来提升飞行水平,拿到最终的飞手的飞行证书。
每年公司的业务骨干还会带应届毕业生去东北,让考核通过拿到飞手飞行证书的应届生参与到无人机飞行播种、撒药除草等实操,让这些未来的飞手知道自己的工作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飞手缺乏的招聘困得到了解决。
二、利用社交媒体提高知名度:
在当今新媒体盛行的时代,建议贵司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贵司可以在微博、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上建立企业账号,定期发布有关公司文化、工作环境和员工生活的内容。通过展示公司的积极形象和员工的工作日常,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例如,在视频号上就有制造类民企通过发布一个以普通员工为视角的工作日常,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青年人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己企业的知名度。
此外,贵司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直播功能,召开线上职位发布会,在直播间里邀请现有员工或管理层与潜在求职者进行互动。
例如,某民营制造企业曾在抖音平台上进行了一场直播招聘活动。在直播中,该企业的HR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并回答了求职者的问题。这场直播吸引了数千人的围观,最终成功招聘到了几名合适的年轻新员工。
三、优化JD与招聘流程: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投递简历,建议题主更新贵司的招聘JD的表达方式,在JD中可以突出公司的优势,如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福利制度等。同时,题主还可以强调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晋升机会,让求职者看到加入公司的长远价值。
除了优化招聘JD外,建议题主还需要考虑优化招聘流程、提升招聘效率,缩短招聘周期。
四、鼓励内部推荐:
内部推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且成功率较高的招聘方式,题主可以尝试鼓励现有老员工推荐合适的候选人,并为成功推荐的员工提供一定的奖励措施,这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还能确保新员工的匹配度。
五、社区定向招聘:
题主可以考虑到贵司所在地区的街道或社区居委会走访,了解一下所在地区的就业情况,如果相关社区或街道的就业率不高,可以跟社区联络召开社区定向招聘会,通过社区的力量来吸引青年人或亟需工作养家糊口的中年人应聘。
六、在农民工群体“掘金”: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没落,很多年富力强、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也进入了“失业大军”,题主可以尝试把目光向农民工群体聚焦,在农民工群体里面寻找适合的、受过教育的候选人。
七、把零工转为长期工:
我不知道题主关注没关注过“零工市场”,其实在每个城市都有“零工”市场,这些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了许多工作机会,题主可以到这样的市场去“淘金”——“经筛选提供到长期工作机会”就是题主在零工市场脱颖而出的“杀手锏”。
Tips:鉴于我没有过水泥行业的工作经验,提供的招聘策略仅供题主参考,题主可以根据所在行业及企业的情况来参考使用,希望题主可以找到扭转招聘的好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