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牛圈原创集
关于小婴儿的几点有趣发现

关于小婴儿的几点有趣发现

作者: 慧环 | 来源:发表于2020-01-16 23:28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关于婴儿的章节。书中用理论解释了婴儿动作和知觉的发展进程,仔细琢磨以后,发现很有意思,成长的密码藏在基因里,在不同的环境刺激中被激发。

    大动作发展

    之前见到有朋友会焦虑地对照儿童动作技能发展表,比如三抓七爬11个月自己站和走,看看自己孩子是否达到。其实每个技能都是在先前的动作技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否在特定阶段发展出现取决于四个因素:

    1.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2.身体运动能力;

    3.儿童内心的目标;

    4.环境对技能的支持。

    有些宝宝稍微慢一些,有遗传也有外界环境因素,但没有固定的模式,稍微早一些晚一些都能学会。养育者能做的,就是多激发宝宝的兴趣,让他们的探索欲引发行为。是否一定要找早教机构?完全不用!基础的能力,所有的孩子都能学会,他们有自生的力量。刚学会爬的孩子,可能会倒着爬,但他们会不断试验让自己的爬行更完美。为了学会走,他们一天可能会练习6个小时及以上,从晃晃悠悠的小步到大步,经过上万遍的重复以后,稳稳地控制住了自己的平衡。试想,这样的学习能力是不是惊人?

    敏锐的听觉

    新生儿已经具备了不错的听觉,刚出生3天的宝宝就能把头和眼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而且他们会更熟悉曾经在肚子里听过的声音。

    每个宝宝都是天生的语言学习者。他们能区分人类语言里几乎所有的发音,为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做好了准备。6-8个月,他们会过滤掉母语中不用的发音,并关注更常听到的词句和音节。

    他们还会从海量语言中寻找规律,区分经常一起出现的音节和很少出现的音节。当然,也会通过其他感觉途径去增强语言,比如父母说娃娃的时候用娃娃碰了下宝宝,或者拿娃娃在他眼前逛了逛,他就会把听到的“娃娃”跟眼前的这个东西联系起来。

    什么是早教?让孩子多感官接触很多事物,就是在启发他们的各种感觉,搭建更多大脑的神经连接。

    发育较晚的视觉

    视觉相对于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说发育较晚。新生儿的视力是非常差的,他们最早期能聚焦的区域在眼睛前方15厘米左右,基本是母亲在喂奶的时候,母亲脸和孩子脸的距离。

    婴儿对人脸也更加敏感。1个月的时候关注高对比度的特征比如发际线和下颚,2-3个月时,随着对比敏感度和细察能力的提高,开始观察内部的特征。

    而且更神奇的是,3个月的宝宝就能区分出不同面孔的特征。这也反应了婴儿与生俱来的社交属性,他们能察觉出不同的相貌,也能对不同表情做出反应和区分。人工智能天生善于解决运算,而人本身天生善于解读人。

    我们与婴儿大量面对面的交流,其实在无形中强化宝宝的面孔知觉。精细的面部结构和表情,影响着他们的感知。发散来想,机器人有没有可能替代真人的养育?极其困难,因为婴儿时期的本能反应很多是被深深地刻在了基因里。所有感觉的形成和行为的激发,需要养育者去完成这个工作。所以就有不少从小出生在孤儿院的小朋友,因为缺乏必需的身体接触、感觉刺激等等,发育明显迟缓于正常的孩子。

    总结一下,孩子的能力和感知发展建立在饱满的外界刺激和有序的神经、身体发育上。多看书多学习,才会更懂小孩子,才会更尊重规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小婴儿的几点有趣发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wq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