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尝试一些平面设计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寻找最合适的版式。但是往往并没有得到最佳效果。关于平面作品,我看的多,思考的少,或者说,思考的比较表象。总是在零星的学习一些技巧性的东西,真正总结的规律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在初学者时期,模仿着做,乃至于偷一些版式都很正常,但是想要得到真正的提高,或者自己从头开始进行创新,而不是跟随,那摆在前面的难题就出现了——如何去学到事物的本质,如何寻找规律。
大多数认为设计都是在拼天赋而已,实际上,经过刻意练习之后,达到很高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跟着相关领域的高手学习,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导师,去揣摩做设计的思路,去总结设计的规律。然后,大量的实践训练。
我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第一步走错了。没有合适的导师引导,在初步学习设计的时候,打下了不牢靠的基础和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纠正,所以现在思维陷入僵硬状态。中国的设计教育就是抄袭教育,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学生是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
我在平面设计上,缺少灵动的想法,更不懂得基本规律。
在看了lynda上一个基础的教程之后,对设计的基础有了一些提升。这里主要探讨一下沉默空间的概念。也就平时所说的留白。第一次做ppt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每一页都添加上背景,不断增加元素。那时候自以为很好看,很用心,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审美正是初学者最大的误区。如果增加的元素不能给画面增加信息,那就是在削弱信息。而留白是给阅读者休息、想象、呼吸的空间,有时候通过不同的留白方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空间感。比如字距增大,营造全景空间去给人空间感。白色空间也是一种设计元素,并不是不存在。留白也不一定是白色的,灰色,黑色,其他颜色都有可能。重要的是画面和元素之间的联系,重要的是想要通过画面去表达的信息与情感。
我在之前逐步提升了自我审美,是在大量接触优秀设计作品的基础上实现的。但是让我去总结和归纳设计的规律、本质的想法,我是没有能力做得到的。原因在于没有进行专业训练,我很少认真思考平面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总是在那纠结着调试。
设计有标准答案吗?没有,但是一定要避免错误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