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 零秒工作

读 零秒工作

作者: 六月说事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00:08 被阅读0次

《零秒工作》的作者,赤羽雄二是麦肯锡韩国公司的创始人,在之前一本《零秒思考》里,书中让我们用一张张A4纸搞定快速思考,学习之后,受益匪浅,也通过不断实践零秒思考的方法,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全面。而这本《零秒工作》则是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好的工作方法,其中两个部分的方法让我印象最深刻。一个是快+早的工作方式,另一个是四象限的练习方法。

快+早的工作方式

这里的快指的是工作的推进速度,也是指单位时间里的工作效率。有些人工作速度非常快,但是常常把工作拖到最后才完成。虽然快,却往往陷入一种被动局面。这是因为,当你把工作拖到最后才完成,虽然你知道自己在这个时间内能完成,但是所面临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压力,人的思维变得窄化,只专注于某件事而无法顾及其他的事,于是就容易出现考虑不全面,被别的事情干扰后,效率下降,又回过头来赶进度。就会不再关注计划本身,而只关注当下要做的事。如果缺乏计划,需要进入下一个步骤时却无法迅速完成眼前必要的步骤,那么此后所有的相关环节都会因滞后而陷入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工作不断滞后,这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只是晚了点开始,就会导致这么坏的结果。

而当我们从一开始就专注去做这件事的时候,那就是不一样的情景。我们会很快的进入工作场景,快速的推进工作,一旦工作速度提升,大脑就会不可思议地变得越来越灵活。 首先,人们会开始思考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进而,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哪些关键人物,应该和谁保持沟通,类似这样的关键节点会越来越明晰,接下来就进入了“举一反三”的境界。

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正向的循环,我们在变得越来越好。同样工作速度提升以后,心中便会充满干劲。

为了让这种循环变得更好,可以把PDCA循环引入到工作中。在每个循环中不断分析问题,改进问题,让每个循环都是提升。

关于框架思维的训练,我们一直在说要刻意练习,然而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少之又少。就拿四象限图来说,原理非常简单,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几乎不会用它去思考问题,因为这种思维还没有形成一种直觉思维,我们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内化它。这种框架需要反复练习30-50次,才能熟练的运用,但是日常工作中,并没有这么多机会给我们用。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四象限,或者二维四象限这种思想可以应用在各种场合,我们就做出50个框架,打印出来,每天练习编写几组,不到半个月,就能熟练掌握这门手艺。

其实刻意练习的道理都不难,但是真正让我们去做,却在迈出第一步前就失败了。刻意练习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更多的是一种结硬寨,打呆仗的决心:)

相关文章

  • 读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高质量的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当工...

  • 读《深度工作》

    一次独自坐地铁,我忘了带手机,只好干坐着,但是却发现整个车厢的人都在玩手机,连身边白头发的老大爷都戴着耳机听手机里...

  • 读《深度工作》

    翻阅卡尔·纽波特的新书《深度工作》,上面提到类似长途商务旅行、会议、回复邮件、参加公关活动等等形式的“工作”,都应...

  • 读《工作DNA》

    作为职场新人,最近很喜欢看这类书啊哈哈。 作者郝明义,幼时患小儿麻痹,被指定只能做些修表、按摩、刻印章等静态的工作...

  • 读研 or 工作

    微信号:zhuangmiao97 期待遇见你 如果说高三是人生的分水岭,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那么大三又是人生的...

  • 读《深度工作》

    深度的生活才是优质生活​ 最近读完了一本书,叫《深度工作》,作者是Cal Newport。他是一位理论计算机科学家...

  • 读《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第一期笔记 本期讲述的深度工作的原则:拥抱无聊,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 工作方式分为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

  • 读《深度工作》

    《得到》里有本畅销书《深度工作》,一口气读了半本。 关键词——专注。 本书提出了一个当下信息时代的普遍现状——知识...

  • 读《深度工作》

    什么是深度工作: 书中说: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地进行工作。好处是会让你的个人认知能力达到极限,创造新的价值,并且...

  • 读《深度工作》

    之前有了解,生活碎片化时间现象普遍且严重,但没有意识到能这么频繁。 意志力是有限的,是会被消耗的,也需要补充。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 零秒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fp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