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哲语
随想录(十)

随想录(十)

作者: 香山红叶108 | 来源:发表于2021-04-10 08:11 被阅读0次

/34/

终于读完姜戎作品《狼图腾》,有些感慨,写出为快。作品内容是写上个世纪70年代,北京知青在内蒙古大草原生活十年,感知游牧民族与狼的故事。以几十个关于狼的小故事串联起来,展现狼的群体意识,狼的智慧,狼的友爱互助,狼的视死如归与不屈不挠的精神。牧民与狼共处,打狼也敬狼,甚至以狼为师。狼保护了大草原,平衡草原的生态。

知青们通过十年观察,思考,甚至亲自养育一条小狼,研究狼性,研究游牧民族的民族性格与狼性的关系。由狼及人,以这个角度,思考人类为何不以马、牛为图腾,而以狼为图腾,重新梳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以详尽的史实,告知读者: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二帝,也是游牧民族出身,游牧民族性格具有独特的狼性,是后来的农耕文化使我们的民族性格发生根本改变,加上儒家思想几千年的文儒墨染,民族性格变成羊性。狼性是强悍的,羊性是懦弱的。

文中提到从秦汉到唐宋,北方游牧民族民族经常窥视、骚扰中华文明。元朝是蒙古人入主中原,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具有狼性性格,十几万骑兵横扫欧亚大陆。满人也是游牧民族,能推翻明朝建立大清,也是狼性使然。国家疆土的辽阔广大,与这两个游牧民族很有关系。而羊性的民族性格曾使江山支离破碎,倭寇入侵,汉奸几十万之多。

作品情节引人入胜,读来畅快淋漓,民族史分析,出乎意料之外,仔细思考,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正确与否,读者各有见地。

/35/

郁达夫怀鲁迅

此文选自《郁达夫》文集,文章虽短,但是当年鲁迅逝世的影响,丧葬仪式的氛围,参与人员的悲愤,以及作者对于鲁迅先生的感情,跃然纸上,读了令人唏嘘。

民国时代有鲁迅,是民族的骄傲;失去鲁迅,也是民族的悲哀。一位伟大人物留给民族的宝贵财富,除了六十几本、千万字的文集,还有伟大精神之永垂不朽。

民国时期国难深重,思想家、文学家辈出,星光璀璨。伟大产生于责任,产生于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担当,后代人应该永远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鲁迅,记住所有为国家做出特殊贡献的人。

/36/

名言集锦

看是简单文句,细想方知妙处。担心阅后忘却,录下以备领悟。

A.  真正有素质教养的人,心是平和的,情是真切的,懂得世界是自己的,也是他人的。

B. 著名文学家梁晓声对文化的解释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C. 理学家朱柏庐曾说过:“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D. 当时光的海水退潮之后,岩石还是岩石,贝壳还是贝壳,沙滩还是沙滩。

E. 人生好比荡秋千,上升时要想到落下,落下时要考虑上升。

F. 赏不尽的美景风光,看不完的蝶乱蜂狂,来到人间都是客,同在天地之间徜徉,犯不着你争我抢。

G. 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精彩;迟一天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H. 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 ,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鲁迅)

相关文章

  • 随想录 十

    201. 网上有些老师教写作,就是教写套作。拿一篇名作家的散文,照着描红。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我就是学不来。这样做...

  • 随想录(十)

    /34/ 终于读完姜戎作品《狼图腾》,有些感慨,写出为快。作品内容是写上个世纪70年代,北京知青在内蒙古大草原生活...

  • 遇见一本好书:让自己慢慢长大,让世界慢慢变小

    ——读《美的相遇·傅国涌教育随想录》 ...

  • 十架随想录

  • 坚强地活着,向前看

    坚强地活着,向前看 ——读巴金《随想录—三次画像》有感 文/长江七号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巴金直...

  • 鄂北秋行散记

    随想录:鄂北秋行散记 作者 摄影 封面 插图:辜晓波 作者声明:图文版权所有,擅自商用及剽窃者必究。 深秋十月早上...

  • 杂文三、四十八 读记

    鲁迅在两篇随想录中均抨击了民族思想的封闭以及人民的“聪慧”。 第一篇随想录几个名词为:“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

  • 戴着镣铐跳舞

    ——读《琼美卡随想录》有感 关于木心作品的文学价值一直是有争议的,这本《琼美卡随想录》是大家公认的一本较为出...

  • 皱纹

    岁月使皮肤起皱, 而失去热情却让灵魂出现皱纹。 --巴金《随想录》

  • 【墨鱼书摘】20190108每日一签

    离开了友谊和艺术,我的生命是不会开花的。 ——巴金《随想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想录(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fu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