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阅红楼第十三回有感(一)

作者: 81ee8ac83743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07:31 被阅读34次
(连载)阅红楼第十三回有感(一)

“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了进来,含笑说道:“婶婶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婶,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婶,别人未必中用。””

秦可卿临走前,在梦中向王熙凤告别,因为两人都是贾府的当家少奶奶,一个是宁府,一个是荣府。两人会有更多能够互相理解的心里感受,在第十一回里就有不少的细节透露。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内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贾家的男人多是不如女人的,曹雪芹在小说里多次透露这点。男人是窝囊废,只顾寻花问柳,游离于灯红酒绿当中,幸亏贾府还有几个厉害的女性来掌家,不然早已经垮了,而王熙凤就是脂粉队里的英雄。

“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也。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以行,则日后可永保全。……”

秦可卿告诉王熙凤在贾府荣盛之时做一些准备,可以将家族的繁华长久保存下去。这是作者在穷困潦倒之际突然想到当年如果做一些筹划也许家族就不会一衰就如此落下去了。这是作者的叹息和反省。

“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钱粮。第二件,家塾虽立,无一定工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工给……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

秦可卿给王熙凤两个建议,一个在祖茔附近多购田产,即使将来家族被抄家,这些田产不会没收的。另一个是办义学,让贾家后人能够通过读书再次崛起。这两个建议是非常好,也给现代人一些保险筹划的意识,在丰富繁荣的时候,也要制定日后落难如何应对的策略,居安思危的思想在今天一样受用。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秦可卿讲到贾家的大女儿贾元春将会封为贵妃,然后省亲。贾家势力可以说要达到最高峰,可惜又立即跌落。贵妃回家省亲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可以说给贾家带来一着巨大的财力伤害。

月满则亏,登高必跌重。

相关文章

  • (连载)阅红楼第十三回有感(一)

    “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了进来,含笑说道:“婶婶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婶,故来...

  • (连载)阅红楼第十三回有感(二)

    “贾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说要与贾蓉镯个前程的话,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忙笑道:“...

  • (连载)阅红楼第三回有感(一)

    1. “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

  • (连载)阅红楼第四回有感(一)

    “原来这李氏,乃贾珠之妻。虽然亡夫,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已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一)

    1.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

  • (连载)阅红楼第十八回有感(一)

    “林黛玉听说,走过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要我的东西,可不能勾了...

  • (连载)阅红楼第十九回有感(一)

    1. “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安躲静,独他是不得脱得的。二则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拃挣着与无事的人一般。...

  • (连载)阅红楼第九回有感(一)

    1. “至日一早,宝玉未起,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得停停妥妥,坐在炕沿上发闷。” 袭人就像宝玉的妈妈一样,对...

  • (连载)阅红楼第八回有感(一)

    “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包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

  • (连载)阅红楼第十四回有感(一)

    “一宿无话。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阅红楼第十三回有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gv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