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阅红楼第九回有感(一)

作者: 81ee8ac83743 | 来源:发表于2018-04-20 17:45 被阅读46次
(连载)阅红楼第九回有感(一)

1.

“至日一早,宝玉未起,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得停停妥妥,坐在炕沿上发闷。”

袭人就像宝玉的妈妈一样,对于上学,她比宝玉还要紧张。

“但只一件,读书之时,只想书,不读书之时,想着家里些。别合他们一处顽,蹦见老爷不是顽的。虽然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量。”

读到这里会让人回想小时读书之前妈妈的教导,那是多么温馨的一幕画面,只有妈妈才会如此关心。

“贾政冷笑道:“如果你再提上学连我也羞死了。依我说,你竟是顽你的是正理。仔细站赃了我的门!”众清客相公们都立起身笑道:“老世翁何必又如此!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可以显身书名的了。””

父亲贾政对宝玉的态度严厉到让人竖起寒毛,这是典型的父权社会里的父亲形象。有人说父亲是山,母亲是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身影多是缺失的,他忙于出去挣钱养家,再就是他自认为自己不会教导孩子,把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妻子。现代的家庭大部分都是这样一个模式“缺失的父亲+忙乱的妻子+失控的孩子”。

传统的社会认为父亲就是负责养家糊口,母亲就负责相夫教子,我却不是这样认为。父亲应该是要和妻子一样承担起教导孩子的责任,与妻子一起去承担家庭的家务事,这是关乎家庭里夫妻关系的稳定,孩子人格健全的建立。

2.

“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之人丁与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龙九种,种种个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

接下来就将描写在学校里发生的事,读完这一段会让人回想小学初中读书的课堂趣事,虽然这本书是300多年前写的,但是课堂上的语言跟现在的孩子所用的相差无几。接下来的这一大段描写可以作为一小篇小说,题目就是学校回忆。曹雪芹写的非常生动逼真。

“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动了龙阳之兴,假来上学读书,不过是三日大鱼,五日嗮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却不曾有一些进步益,只图结交些契弟……”

记得读小学初中的时候,班上会有一些像薛蟠这类的同学,家境富裕,无心向学,一下课后就很多同学跟着他们去玩。打桌球,吃烧烤,唱K都是那个同学埋单的,因此班上一些无心读书的同学就跟着他混,形成类似于帮派一样。

相关文章

  • (连载)阅红楼第九回有感(一)

    1. “至日一早,宝玉未起,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得停停妥妥,坐在炕沿上发闷。” 袭人就像宝玉的妈妈一样,对...

  • (连载)阅红楼第九回有感(二)

    “将学中之事,又命瑞管理。妙在薛蟠如今不大来学中应卯了,因此秦钟趁此和香怜挤眉弄眼,递暗号,二人假粧出小恭,走至后...

  • (连载)阅红楼第三回有感(一)

    1. “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

  • (连载)阅红楼第四回有感(一)

    “原来这李氏,乃贾珠之妻。虽然亡夫,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已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一)

    1.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

  • (连载)阅红楼第十八回有感(一)

    “林黛玉听说,走过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要我的东西,可不能勾了...

  • (连载)阅红楼第十九回有感(一)

    1. “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安躲静,独他是不得脱得的。二则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拃挣着与无事的人一般。...

  • (连载)阅红楼第二十回有感(一)

    1. “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 如果宝玉在丫头面前就露出医理的学识...

  • (连载)阅红楼第八回有感(一)

    “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包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

  • (连载)阅红楼第十四回有感(一)

    “一宿无话。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阅红楼第九回有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no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