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

作者: 赵玥昕 | 来源:发表于2015-06-22 21:36 被阅读21001次

    写这篇文章,《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没有任何发言权,故而以下观点全部源自赵同老先生的《颠倒红楼》,权且当做读书笔记吧,都是颠覆性的观念,但是觉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也许这是揭开红楼真相的又一把钥匙,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亲自一读,细细品味

    (一)、关于赵同和本书始末

    赵同,江苏镇江人,1923年生,1946年赴台湾,1974年去美国,喜爱古典文艺,尤喜《红楼梦》,积有六十余年的阅读心得。

    1966年,在台湾发表文章《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

    1980年,撰写《红楼猜梦》,于台湾出版,获得台湾大学朱西宁教授的赏识,对此书给予肯定。

    2001年,《红楼梦醒时》由新加坡“八方文化”出版。

    2003年,《红楼梦醒时》第二版发行。

    2008年,《红楼梦醒时》发行增订版,即第三版。

    至此,赵同先生关于《红楼梦》的“真相”得到众多肯定。

    2009年,在大陆发行简体版,更名为《颠倒红楼》。

    (二)、曹雪芹是《红楼梦》的增删者

    《红楼梦》最初名为《石头记》,只有八十回,后四十回为装配的“义肢”,但在本体的前八十回有许多缺陷,比如时间空间上,人物辈分上、结构完整上,而这些缺陷都是在增删过程中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曹雪芹增删不慎,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专门用来论述曹雪芹究竟改动了多少东西。突出的两个情节是“风月镜”和“二尤”,这在原著中是没有的,而是曹雪芹增写,系为独立的故事,破坏了从第六十四回到第七十回的主题,腰斩了宝、黛、钗的正常情节,打断了大观园的日常活动,直至最后,曹雪芹也未能将全书开篇原作所言的满腹辛酸悉数道尽,这也说明曹雪芹缺少长篇写作的能力,没有整体结构意识。

    根本的原因是原作者没有写完,曹雪芹只负责增删,无力或无暇续写,“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其实他本人也说自己只是增删者,从未说自己是作者,而后人本来关于作者是有争议的,但可能由于红学大师胡适之推定为曹雪芹,故而无人再继续追究。

    曹雪芹不具备写《红楼梦》的生活经验和条件,因为他从出生起就未曾奢华过,一个没有足够多的亲身经历过“豪华生活”体验的作者断无可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曹家的兴盛在康熙年间,皇帝六次南巡,四次负责接驾,此系曹雪芹祖父曹寅时代,而他还未出生,后来雍正五年家业被抄,曹雪芹也只是一个四五岁的幼童,此后家中的生活入不敷出,贫穷潦倒,以书中描写的排场规模、生活细节、日常起居、专用名词、器物摆设种种来看,一个没有亲身体验过贵气的人却在文字中表现得如此酣畅,实在是太“伟大”了些。

    (三)、曹頫乃是《红楼梦》的作者

    从生活背景分析,排除了曹雪芹,那么谁有可能体验过曹家由盛转衰的全部过程,一个现成而合理的人选是曹雪芹之父曹頫。

    证据指出,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曹寅只有一子曹颙,于康熙五十三年病逝,没有成书时间。曹頫本是曹寅弟弟曹荃的第四子,曹荃去世后过继为曹寅。康熙四十四年,曹寅女儿嫁为平郡王妃,曹寅送女儿北上完婚,顺带曹頫回到江南,时年十二岁。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第六次南巡,曹家接驾,经历这一兴盛的是曹頫,而其年龄也与元妃省亲时的宝黛相当。曹寅和曹颙过世后,由曹頫继任织造,可惜好景不长,雍正五年,遭到抄家,家道中落。

    由此可知,他是曹家唯一经历全部兴衰的人,至少从经历来说,他是写《石头记》最适当的人选。最能证明曹頫是作者的证据,也就是他在曹氏家族中的身份。他想为自己家族写一本隐射体的小说,自比为主角,化名贾宝玉,在小说开篇也强调了内容的真实性,“当此日欲将以往所籁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饮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已告天下……”这样的话,只有曹頫会讲,其他人包括曹雪芹在内,或无“天恩”,或不“潦倒”,都没有资格。

    把作者换做曹頫,《红楼梦》中的许多难解之谜,如人物辈分,隐射何人,脂砚是谁等等都会有迹可循,水落石出。

    (四)、关于脂批

    写脂批的共有五人,而写得最多的是脂砚和畸笏,脂砚的批语在乙卯年以前,畸笏的多在乙卯年之后。也就是说,脂批一直是由脂砚主导,后来搁笔,交由畸笏。

    脂批是红学家解读的重要线索,不但协助解说故事情节,还透漏出作者的私人内幕,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作者的敬爱之情,是与作者至亲至近之人,从文字上看,他们还亲历了书中的某些场景,甚至就是书中某些人物的原型。

    先看脂砚,批书者与作者关系密切,充满爱怜,甚为推崇,如“呵呵,玉兄,玉兄,你到底哄的哪一个?”且第一稿的批语与作者同步,熟知昔日生活细节,如“批书者亲见”、“实写幼时往事”、“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等,有一条批语“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由此可知,批书人即是作者曾经的生活伴侣,在此也流露出对作者的怀念,作者是贾宝玉,那么脂砚就是薛宝钗。红楼中女子中,只有宝钗精于绘画,在教惜春做画一节,都是她一人在说,没有第二个人开口。脂批中也有很多绘画术语,如“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用画家三五聚散法,写来方不死板”、“近之画家着意于山,苦不讲水”,诸如此类,都显示出脂砚精于丹青,学识出众,只有宝钗堪与之相当。

    知道脂砚为宝钗后,畸笏也好确定了。他与作者和脂砚关系密切,时常走动,也为书中人物原型,有一批语“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叹叹是畸笏的一个招牌批语,这条批语表明他是这场饮酒的参与人之一,这样的生活小事,也只有当事人才会有回忆和感叹。另外,从脂砚和他的对话来看,关系亲密稔熟,如“阿呆凶亦知不俗,英莲人品可知矣”、“如此戏弄,非呆兄无人”,宝钗只有一个哥哥,畸笏也就是书中的薛蟠,也即为曹雪芹的舅舅。最初由脂砚负责整理、抄写、核对、作批,因畸笏常常过去,也跟着一起作批,但常常受到妹妹的嘲弄,畸笏不以为意,也以“阿呆”自嘲,显示出自知之明和可爱的幽默感。后来脂砚病重,能托付重任的恐怕也只有自己的亲哥哥了。

    在曹雪芹增删后,仍有批语,但口气与先前截然不同,如“缺中秋诗,俟雪芹”、“余谓雪芹撰此书,亦为传诗之意”,有期待,有命令,却无一丝笑意,从这些评语也可论证作者不是曹雪芹,而脂砚和畸笏都与曹頫同代,是曹雪芹的长亲。

    (五)、总结《红楼梦》的成书始末

    起初,曹頫一面写作,脂砚及其兄畸笏,从旁一面加写批语。此工作持续了十年,曹頫停笔,可能去世。原稿未分章节,未有题目。

    脂砚将留在手中的原稿,交给儿子曹雪芹,进行分回删减。

    曹雪芹增删期内,脂砚担任誉抄校对,并与畸笏继续作批。

    增删工作反复进行多次,曹雪芹的兄弟辈也偶尔参加作批。到乾隆二十四年确定“乙卯定本”为止。

    同年,脂砚搁笔,主批权移交畸笏继续作批。

    乾隆二十九年曹雪芹和脂砚相继去世。但畸笏批书工作仍继续。

    乾隆三十二年有畸笏的大量批语。

    乾隆五十六年出现刻印本,《石头记》从此正式更名为《红楼梦》。

    由此可知,对《石头记》而言,实际动脑筋的是曹頫和曹雪芹,且各付出十年的心血,但实际主持大局的是脂砚,工作最久的则是畸笏。

    (六)、其他更深刻的问题

    如果曹雪芹是增删者,就应该把知识产权归属于那位非同寻常、付出巨大辛劳的原作者,《红楼梦》的确为我国古典小说的翘楚之作。而曹雪芹的分回、编写题目也使这部伟大的小说更便于阅读和流传,尽管他的增删有破坏糟蹋原作之嫌。

    从作者的背景来看,绝不仅仅是爱情小说,隐射着历史上的“夺嫡之案”,也就是说,书中的众女子真实隐射的人物绝大多数是男的,如贾环代表皇长子允褆、贾宝玉代表皇次子允礽、宝钗、迎春、凤姐等金陵十二钗都隐射着众皇子,而隐射曹頫本人的是林黛玉……(对于这部分实在还没有看明白,也无法一一述说。)作者把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变成一部宏大精细的小说,堪称历史上最大最妙也最心酸的谜语,也是作者用血和泪凝聚的艺术精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逸之:曹雪芹是《红楼梦》的增删者

        《红楼梦》最初名为《石头记》,只有八十回,后四十回为装配的“义肢”,但在本体的前八十回有许多缺陷,比如时间空间上,人物辈分上、结构完整上,而这些缺陷都是在增删过程中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曹雪芹增删不慎,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专门用来论述曹雪芹究竟改动了多少东西。
      • cf1763d6c506:脂砚斋是曹雪芹密友,且关系不寻常。你可以去袁玫的随园诗话里有专门写脂砚斋的小诗,其型同林黛玉多病之身,婀娜之态。且书里也说了与曹雪芹的关系。
      • 06985c812d62:纳兰性德相关文章中不是提到乾隆看了石头记后说这不就是明珠家的事吗?众说纷纭,各有千秋啊!
      • 贤二:👍
      • 桃花月球:我也觉得这做者雪琴本身未就是一个化名也未可知。他可能是一个集体的共同创造。也为可知。
      • 无心道人的禅:@梦听风 解读本来就有己心度他腹的意思。
      • 712d72ed104c:有时候想,也许很多故事作者写的时候只是随心而至,随性而发,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到哪儿是哪儿。但是后面读的人按自己的看法解读,于是我们上学时候经常要分析中心思想,反正就是作者正面写xxx,侧面影射了社会黑暗之乎者也。。。
      • 1d5bd6c09bc2: @wuli2012 真正入戏了吧,感叹作者写时的心情,
      • 莲花香片:不无道理呀,总感觉单从曹雪芹的年龄上就很疑惑;刚看了一个天涯上的帖子-解开《红楼梦》作者之迷,也是很详尽的考证
      • 惟留一简书:黛玉凡遇“敏”字皆读作“密”。由此可见,能写出“庚黄唐寅”的,必不是曹寅的后辈。
      • 2fc9ec2ef4c1:最后这些观点不是和刘心武好像么,说是和当时政局紧密相关
      • 1d5bd6c09bc2:看红楼是看一回哭一回

      本文标题:《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as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