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24-05-12
关键词:检视阅读 略读的意义
我们拿起一本书,习惯性的总会打开第一页,然后直接看下去。很少会考虑这本书是否值得自己看,内容又如何。花了很多时间,要么这本书不值得看,要么看不懂这本书。
而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拿到一本书,通过检视阅读,有助于自己挑选和理解一本书。
如何进行检视阅读?
①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有系统,略读,粗读,都是这一个方式的关键词。有系统,意味着不是随心所欲,不是用1秒10页的速度翻书,也不是只看第1页和最后1页。有系统,可以认为是有一套流程,熟悉这个流程再进行个人的优化。
下面是书中给出的4个建议:
a.看书名和看序
书名和序,都是这本书想要展示给我们知道的,关于这本书在写什么的内容,了解书的主体。
b.看目录页
我们在写公众号,写文章的时候,都知道,如今的流量,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标题,然后是内容。
而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也会尽可能的将主题体现在标题上。其实这和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给文章建立小标题的时候是一样的。
小标题不好,不知所云,读者也不愿意继续看。换到书中,我们就可以先通过目录页,通过标题来了解这本书要讲的内容是什么。
c.检阅索引页
一本书的索引,能够体现出这本书覆盖的议题范围,引用的书籍等,而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说不准在对应的索引中,能够找到帮助自己理解的途径。
而如果你发现,某一些词汇,被引用的数目很多,是不是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
d.看作者的介绍
看一本书,了解作者的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利于提高对书籍的理解。在《半小时漫画世界名著》里面,陈磊团队,就针对世界名著,给读者展示了一本书的背调,这对理解一本书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只有理解了当时的一些背景,才会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何这么写。
这也是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在完成上面四个步骤的时候,对一本书就会有了大概的认识,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读这本书,又应该如何去读这本书。
这是前面对“有系统”的支撑,不是随意的略读,也不是天花乱坠。
倘若在这个基础上,有欲望继续读下去,那么,就可以真正的略读一本书了。
e.从目录中挑选几张和主题息息相关的章节,如果这些章节开头或者结尾有对应的总结,那就可以通过总结,了解这些主题。
其实对这一个建议,我是不甚了解,没有明白这样做的具体意义是为何。在我现在的认知中,如果要给这样的方式,增加一个支撑,那就是可以帮助自己了解作者的价值观,写法,以及单独篇章的内容,然后方便自己进行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继续看下去。
公众号尚且还有标题党,不能否认有些书也会有这样的情况。而从息息相关的章节中,仔细阅读章节的总结,能够知道值不值的看下去,也能够看出,这本书的信息增量如何。
f.随意翻书,注重关键词。
在前面的5个步骤中,有了对这本书的初步认识,对主题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这个随意翻书的过程中,就是身为侦探,去找寻这本书主题和思想的过程。尤其是不能忽略最后几页的总结,一般情况下,在结尾处,作者多多少少会进行一次总结和升华,而就是自己认识这本书很好的途径。
同时,我们翻阅的过程中,会对这本书有了更好的认识,框架,观点,模式等等。
因为这是有系统的略读,所用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不然就不属于略读,缺乏这个意义了。
也以此,用这样的方式来略读,而后再进行分析阅读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阅读起来会很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