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葛亮到东吴以后,首先遭遇的就是东吴的首席谋士张昭。诸葛亮深知对方在孙权阵营中的地位,东吴众谋士都看他的脸色行事,一旦把他驳倒,那就是成功了一半。于是,诸葛亮在与张昭辩论时,丝毫没有给对方留面子,而是以彻底地驳倒为最终目的。在具体辩论时,诸葛亮就采用了揭对手短处的方法,先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通比喻,以解释己方的处境及目的,然后突然话锋一转,把张昭的致命短处——“虚夸,只会与人辩驳,实际谈到治国才能时,却无一策可用”给揭了出来,使张昭再无颜面与自己辩论,从而顺利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赤壁之战的前夕,周瑜为了了解诸将与谋士们的立场,假装自己也同意投降的主张,而鲁肃却不明白这是周瑜的计策,憨厚老实的鲁肃与周瑜争辩,而诸葛亮只是在一旁袖手旁观,并且不时地在冷笑,周瑜问道:“先生为什么只是在那里(不说话)冷笑呢?”诸葛亮说:“周瑜的主意是投降曹操,其实是非常合乎常理的。”周瑜说:“诸葛亮是非常善识时务的人,他必然与我有同样的想法。”鲁肃问道:“诸葛亮,你为什么也会这样说(打算投降曹操)? ”诸葛亮回答:“曹操非常善于用兵打仗,放眼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住他的进攻。过去只有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他是互相为敌,如今这几个人都先后被曹操所消灭,天下已经没有人(能够抵挡曹操)了。只有刘备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强行与他争夺天下,如今孤单地躲避在江夏,是生存下去还是被曹操消灭,这还是个未知数。周瑜将军如果投降曹操的话,还可以保护他的妻子和孩子,更可以保住他的富贵荣华和地位。至于国家的命运如何,都交给老天去决定,(对于周将军个人来说)又有什么可惜的呢?”鲁肃勃然大怒地说道:“你难道要叫我的主公弯下身子去奸贼那里遭受污辱吗?”……
本来,诸葛亮深知周瑜使的是计,然而他并不说破,反而在一旁顺水推舟,推波助澜,假装赞同周瑜的主张。这是诸葛亮为了维护周瑜的面子而特意为之。如果诸葛亮一语道破周瑜的秘密,那样做的后果只能使气量狭小的周瑜更早地恨上诸葛亮,从而在其日后的外交活动中处处施阻力。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