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目送》随笔

《目送》随笔

作者: 天空因尘埃而蔚蓝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07:10 被阅读83次

 Day1.

《目送》随笔

      共读第十一期龙应台的《目送》,心理咨询师心雨老师领读的第二部作品,从心理学的角度推荐我们审视心灵与人际,目送彼此,相望无言。一本散文著作是作者的心路历程,也是我们剖析自己内心的过程。从文字间回味,从分享中思考,从感悟中提升,不为找到自己认同的部分,只为发现未曾触及的新知。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扉页上的一段话,也是经典的内心独白,更被读者喜欢的心语。

      我们一直在路上,学会一个人走路,一路的风景都是自己用眼睛,用心灵去感悟。人的成长过程是一辈子,学会独自清欢也何尝不是一种洒脱。

《目送》随笔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世间的风景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尝在我“心外”?相机,原来不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注解,眼的旁白。于是把相机放进走路的背包里,随时取出,作“看此花时”的心笔记。这也是我的一种状态,看花看物皆在心内。

《目送》随笔

      很喜欢作者细腻的心思与笔触,善于发现细小的美好,也在小惊喜中雀跃,仿佛童真一直伴随,即便儿子一再投来不懈的眼神与抛来的略带嘲讽的提醒,这些情景仿佛我在一遍遍经历过。

      用文字书写,用照片记录,这样的图文并茂保留自己曾经的美好与经历,这样的一份丰厚财富是自己的,也是与赠予他人的珍贵礼物。愿接下来的每一天能有片刻闲暇用以散文舒缓压力与疲惫。

     

相关文章

  • 《目送》随笔

    Day1. 共读第十一期龙应台的《目送》,心理咨询师心雨老师领读的第二部作品,从心理学的角度推荐我们审视心...

  • 《目送》随笔

    藏在盒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呢?每当打开时,心中的那根弦总会莫名的触动一下,盒子里关着过去的往事。往事,如烟,却未消散。...

  • 《目送》随笔

    《目送》一本读了漫长日子的书,喜欢倘佯在龙应台写法细腻温暖而又情感丰盈的文章里,“人生是一场旅程,夫妻、父子...

  • 《目送》随笔

    刚刚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合上书,已经困得不行了,但是有很多的感慨想要马上记下来。你知道,所谓的灵感,都是稍纵即逝...

  • 读《目送》随笔

    本以为,龙应台的《目送》写的是年幼的孩子逐日羽翼丰满,从母亲的怀抱渐行渐远,独留一位孤独的母亲欲趋步追上,但她却不...

  • 【随笔】目送·背影

    育儿,母爱,赡养老人……这些,是生而为人的我们都要面对的问题和话题。 父母抚养我们长大,付出多少艰辛?少不经事的我...

  • 兰浩然/随笔/目送

    以前总觉得尼克·胡哲这样的人离自己太远。每每看到类似的故事都少有真实的触动,草草当作鸡汤灌了。 今...

  • 第九周+《目送》+太阳草#新学霸社群#

    最近在看龙应台的《目送》,每天午休时间看几篇。每一篇随笔都不长,随笔里没有讲述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每一篇都像是一个...

  • 家是什么?——《目送》随笔

    今天早读结束,我想起了这篇文章,这是在母亲经历了九个月的保守治疗、一家人经历了各种身体的、心理的苦难和折磨仍然不知...

  • 感恩陪伴——《目送》随笔2

    先是协助父母照顾年迈的姥爷,姥爷是身体健朗的百岁老人,他接近百岁时从北京搬回老家,都是自己走着,连轮椅都不用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送》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pv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