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周断断续续的时间,把《私密信件博物馆》这本书看完了。
《私密信件博物馆》这本书很厚,沉甸甸的,记录了跨越时空的125封不朽的书信。书信的作者有无名小卒,也有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书信的时间跨度很大,有些甚至是公元前的;书信的种类五花八门,食谱、恐吓信、情书、回忆录、警告函、人生忠告、求职信、求助信、感谢信、道歉信...等等;书信的风格迥异,有引人捧腹大笑的,有引人深思的,有令人惋惜的,有让人大吃一惊的, 有令人泪目的...每一封信都非常珍贵。
每一封信的旁边都附带有信件的来龙去脉或是作者身平简介,这无意间让我们站到全自者的角度去看待这封信,我们可以马上知道这封信所造成的影响,是石沉大海呢,还是像一只蝴蝶引起一系列的反应。
某页截图里面有许多是十几岁小朋友写给总统的信,内容透露着孩童的天真,更难能可贵的是总统回信了,看完觉得小孩子真可爱,以及小孩子会写信吗?而且他们是怎么想到要寄给国家领导人的。大概随着年龄的增长,属于孩童的天真无畏也随着消失了吧,真令人怀念。
(这个月回家了,回来在高铁上看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在那个车厢就发生了一些可爱的事情,关于小孩子的。当时有记录的↓↓)
当时的日记,是个美丽的小插曲了碰巧的是这次回家,无意间翻到我以前的日记本,大概就是10年前的样子,坐在家的阁楼上看了一个下午,里面居然有几页是写给当时最要好的朋友的信?看完我可以确信,小孩子写信给国家领导人没多大毛病了.....以及我觉得我可以把当时的那封信当做写给十年后就是现在的我的信,感觉年少的我看事情怎么比现在要敏锐通透一点,感觉自己越活越回去了
10年前的日记阅读的过程也有一些奇妙的巧合,例如上个月读过一本书叫《发现的乐趣》,里面记录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物理学家查理费曼身平的一些演讲整理,这本书也很有趣,我记得里面有一个片段是费曼想要争取一个人住一间宿舍,所以每次出门都故意把老婆的内衣什么的丢在自己床上,但是每天回来时,那些衣服都被整理好了,久而久之就没人敢跟他住一间,目的达成哈哈哈。碰巧在这本书里居然有他写给去世妻子的一封情书!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在里面我还发现了我想看的下一本书的作者的名字....
也有些信一字千金的,如父亲对孩子的嘱咐,通过信件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透过字里行间传达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有些信很重要,里面承载着成千条人命,如铁达尼号沉没前发出的最后一封求救信....数不胜数
现在的人已经不写信了,或者已经不手写书信了,似乎都是这样的,越是容易得到的,越是容易被忽略。现在的人体会不到信件沉甸甸的感觉,通讯发达得我们连短信都不发了,随时微信联系。没什么毛病,但总觉得少了一些仪式感。
手写书信的时代有何让人念念不忘?大概就是手写书信,给予我们的是全方位的感受吧,手与笔接触时的触觉,笔尖在纸上滑过的散发的墨香,随着情绪变化而潦草清晰的字迹,字斟句酌才下笔写出一句,甚至我们能从错别字以及涂抹过的痕迹、落笔轻重去感受到当时是否犹豫。
手写书信是不能被代替也不能被替代的,时代的快速发展快速淘汰,并不能在这里适用。我们还是要坚持一些仪式感的。嗯,马上出门买笔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