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想从更大的方面写安全感,结果写到这一点的时候,发现,就有很多话要说,所以,就又单开这一篇。
因为安全感这个话题很大,也是现在父母们最熟悉的词语之一,大家在面对孩子问题时,都会不由自主来一句,“孩子没有安全感”。
我们今天具体聊得这个问题就是:孩子回头看才敢上前,一定要爸爸妈妈陪着才敢做事情,是没有安全感吗?
因为很多父母现在可能会认为在上面的那些时刻,孩子退缩,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才不断回头,寻找爸爸妈妈,甚至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才敢上前。
这个问题,我之前就提出过疑问,点击这里:自信┃当孩子说害怕不敢尝试时
图片来自网络他是没有安全感吗?
当时噗噗刚开学的时候,我和噗噗老师有一个对话,就是针对她当时是否有安全感。噗噗当时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活动了,一定要回头看到老师,才会继续。老师不在她的视线内的话,她就会很有情绪。
噗噗老师觉得是不是她没有安全感?而我认为,这反而是说明她和老师之间建立了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当我去探索世界的时候,支持我的人在我身边,给我力量。
说明她已经和老师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关系,将在家和父母(尤其是我)的安全依恋,成功生成了一部分新的对老师的安全依恋。所以才会在新环境里,去寻找老师,看到老师在,才会安心。
这里其实也有很多点,为什么噗噗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和老师的安全依恋关系(包括他们班其他小朋友)?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形成新的安全依恋?什么样的成年人更容易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
图片来自网络1.迁移:简单用大白话来讲,就是本身孩子在家里已经和家人有安全依恋关系的,更容易在新的环境中形成安全依恋关系。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比,一个人本来就特别会办事儿,那么他遇到新问题时也更容易想出解决办法。
因为他会将他过去的经验感受和自我认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去。孩子本身和家人有安全依恋关系,他会感受到家人强烈的爱,也会认为“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有很多人爱我”。那么他到新环境里,也是带着这些感受和认知一起过去的。
与孩子前期建立关系的成人,是孩子们感到安全的基地,孩子可以从他们身上探索和发展与其他人的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2.成年人如何做更容易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
这里就又遇到另外一方面,什么样的成年人更容易让孩子生成安全依恋?比方孩子是和妈妈有很深的安全依恋关系,到学校以后,老师横眉冷对,那么他还能比较顺利地形成新的安全依恋关系吗?显然有点困难。
关系,一定是双向的。
尊重孩子,能够积极回应他的成年人(不仅仅是老师,也适用于爸爸妈妈和其他养育人),适当的身体接触等等,更容易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所以,我之前写过如何尊重孩子的文章,可惜大家好像不感兴趣。点击这里:当我们在谈论尊重孩子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当我们谈论尊重孩子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二)
积极回应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很多研究依恋关系的著作中,最强调的一点。我们今天这里不多谈,以后可以详细写一下。现在都提倡“回应型老师”“回应型父母”。
图片来自网络3.多重依恋:
通常来讲,妈妈是让孩子第一个产生依恋的成年人。因为妈妈为孩子提供了持续不断的,随时做出反应的关爱。但是,让孩子第一个产生依恋的成年人也可能是爸爸、祖辈父母、哥哥姐姐或者其他常与孩子接触的家人。
能够满足孩子的需要并且能够对孩子的举动迅速做出反应的成人,是婴儿最喜爱的。换句话说,身份(比方我是他的妈妈)并不是形成安全依恋的原因,而是互动与对孩子的积极反应,才是。
孩子能对许多熟悉的人形成依恋,不仅是妈妈、爸爸或者其他家人,也包括专业的保育人员或者幼教项目中的老师。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适应幼儿园时,有的孩子适应快,有的适应慢。
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要与新的照料人(老师)形成新的依恋关系。孩子的个人气质,他原有的安全依恋关系,新的照料人(老师)的回应方式等等,都会影响新的依恋关系的形成。
如果孩子之前没有足够的安全依恋,但也不是极端被虐待忽视等等,那么他可能和其他成年人(比方老师)形成安全依恋吗?如果他遇到的老师足够好,能够有耐心有能力地积极回应他,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可以的。因为依恋本质上是指,孩子与某个成年人有一种积极的联结。(Thompson,2006)
换句话说,安全依恋,或者给予安全感,不仅仅是父母可以做到,其他养育者也可以。前提是积极的、前后一致的、恰当的反应。
图片来自网络4.育儿矛盾: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担忧长辈育儿,其实不是担忧他们这个人,这个身份,而是在担忧他们的回应方式。
如果你在和老人的沟通中,能够明确传达这一点,相信爱孩子的人,都会愿意重新学习如何和孩子互动更好。对事不对人。
这一点也适用于夫妻之间,有很多妈妈特别反感爸爸的回应方式。但是沟通的时候,很容易会让爸爸认为这是在否定他这个人。所以,他就会对着干,反过来指责对方也不怎么样。这里是指一些情况,不是说所有的夫妻间都是这样。
从爸爸的角度来说,他们会认为他们的方式是好的,不能太惯着孩子。其实,从依恋关系建立的角度来看,粗暴的回应方式,可能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当然溺爱也不是好的方式。
也就是说,不容易建立深度联结,不容易建立安全依恋。
换成大白话来说,就是孩子可能不容易和粗暴对待他的人亲近。“孩子就和你亲,不和我亲”,很熟悉的一句话吧。本质核心是,这种对待方式,不容易和孩子形成安全依恋关系。
我们下次讲“回应型父母”的时候,可以详细来讲。
图片来自网络依靠“爱我的人”获取力量的能力
孩子可以从重要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获得力量,获得慰藉的能力,是孩子有安全感的最重要的特征。前面说的太远了,回到我最开始想分享的内容上来。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孩子要回头看老师在,再去继续活动,是她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敏感地知道,谁能在这个新环境中给她支持。虽然看似懵懂,但是也已经有能力分辨哪些人容易亲近,会给予她支持。
这种对于父母、老师或者其他情况下,对于人际关系有足够的信赖,孩子就会在面临压力时,去寻求依靠。
有时候是心理上的依靠,他只需要确定支持他的人在现场,他就可以自己去行动;有的时候,还需要实际上的帮助,比方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才能去做这件事。
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有足够的信任,寻找到了依靠,得到了支持。从而降低了焦虑,变得放松,然后继续行动,或者找到解决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所以,孩子如果有这种情况,可能不是没有安全感,而是需要从安全感中获得力量。安全感有,力量感需要增强。
包括其他一些情况,可能都是孩子在人际关系(比方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中获得力量,获得慰藉。比方,孩子和小朋友发生争执,受了委屈,大哭着跑向你。我见过很多这种情况,家长反而在此刻训斥“天天就会哭,就不能凶点。”“就是嘴笨,你就不会跟他说.....”孩子非但没有得到支持与安慰,反而受到了新的一重伤害。
或者孩子对你说,他看到了大怪兽,床底下有恶魔.......他很害怕,要抱着等等。也都是孩子主动在从人际关系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还有小宝宝们无聊了,会“啊啊啊啊”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看到父母看他了,对着他笑了,就笑得特别开心;或者是小婴儿们都很喜欢的经典游戏,躲猫猫等,也都属于在利用人际关系,然后获得慰藉。
所以这种能力,其实在婴儿期就已经开始发展了。
上面这些行为的共同点,都是,孩子会选择主动去寻求人际关系,向爱他的人,支持他的人表达他此刻的需求,而不是闷在心里,不说出来。
图片来自网络独自生闷气
与上面情况相反的,可能是另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形,我最近就在噗噗的朋友身上看到了。噗噗最近几天也有这个趋势,经常一起玩,观察后习得的行为。
就是他很生气,比方小朋友对他不友善,或者抢他的东西等等有冲突,他不会去寻求帮助,也不会再去和小朋友协商沟通(毕竟年龄还小),而是选择独自一人撅着嘴巴,走到没人的旁边去。
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年龄再大一点的孩子身上,可能是,有不愉快的事情时,会选择独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这和我们之前讲的“我要一个人静一静”“我需要独处一点时间”是不一样的。后者是,有意识地在解决问题,只是需要独自的时间解决问题。
而独自生闷气,他是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只是他也不想从人际关系里获得力量。
大概很大概率上是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不能够得到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的支持理解,而总是被误解。所以,他不再相信他们可以帮助他,不再选择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力量支持或者慰藉。
如果你的孩子有上面的行为,可能要想一想是不是给予孩子了足够的支持,在他需要理解的时候,给予他理解了?也就是有没有恰当的、前后一致的、积极的回应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为了严谨性,我最后想说的是,虽然噗噗最开始的这种行为,要老师在视线内才能继续活动,是和老师初步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表现。
但有一种很相似的情况,比方在环境中,一定要紧贴着熟悉的成人(比方妈妈),所有的心思都在妈妈身上这种情况。两者如果不仔细区分,是有相似性的,比方都对熟悉的成年人的强烈依赖。
但是后面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拒绝矛盾型的不安全型依恋,当然也有可能是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过程。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境和孩子的具体信息,才能判断。
我只是想说明,也有这种可能性存在。
今天就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