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呀,群里的小伙伴们。今晚的课程开始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74596/3e06f89fad5a5803.jpg)
中医营养学第13 课
今天我们分享四季养生-------冬季食养
冬季,从立冬起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阳气潜伏,阴气盛极,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自然界草木凋零,万物闭藏,以冬眠的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生机勃发做好准备。冬季养生重在“藏”字。
【食养要点】
1、进补强身
冬季重在养“藏”,在这段时间是进补的最佳时机,给予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填精补髓,为来年打好物质基础。冬至多在每年阴历十一月,恰值冬季之中。“冬至一阳生”。从此时起,自然界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人体经秋冬的阳气收藏,机能又渐趋旺盛,再加上冬至阳气始生,因此,冬至以后人体闭藏之中蕴含着活泼的生机,乘此进补,功效较好。所以,可于此时填补精髓,为明春的养生防病打下基础。按照中医天人相应,时脏对应的理论,冬季属肾,肾主藏精而为生命之元,故冬月为四季进补的最佳季节。意思是说天气与人体是相对应的,而在机体方面四季时令对应五脏,冬季宜调理肾脏,肾是生命之元,因此冬季进补重要的是滋补肾脏,肾强壮人体亦强壮。
进补的食物:冬天天气寒冷,阴盛阳衰,应温补阳气,温暖身体,如羊肉、鸡肉等;而阴虚体质者宜进食养阴滋补之品,如甲鱼、龟肉、猪肉、鸭肉、银耳等
冬季进补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其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为:
一忌胡乱进补,不能单纯、盲目地温肾壮阳一般来说,中年人以健脾养胃为主,老年人以补肝肾为主。
二忌滋腻进补,进补滋腻之品,会影响脾胃功能。对于身体虚弱,脾胃消化不良,经常腹泻、腹胀者,首先要恢复脾胃的功能,只有脾胃消化功能良好,才能保障营养成分的吸收。
三忌留邪进补,在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邪气留于体内,不利于驱除邪气外出,反而有损身体,延误治疗。
2、少吃咸
《素问·脏气法时论》:“肾主冬…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冬季阳气衰微,天气寒冷,腠理闭塞,很少出汗,应减少食盐的用量,减轻肾脏的负担。根据现代研究,多吃咸味食物,尤其是盐,不利于身体健康。高血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3、慎食生冷
冬天地冻天寒,我国的东北地区还可能是冰天雪地,此时应忌食生冷寒凉之品。如冷饮(冰淇淋、冰棍、各种凉的饮料等)、冷食(冷饭、凉拌菜等)。一些老年人患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经常出现胃脘腹痛、怕冷、不思饮食、时有腹泻等症状,尤其要注意。
【食养方剂】
1、涮羊肉(《中国烹饪百科全书》)
组成:羊肉500g,白菜250g,腐250,千粉丝50g,芝麻酱、韭菜花、食盐适量。
制作:将羊肉切成薄片(长20cm,宽5cm),白菜切成大片,豆腐切成片,千粉丝用温水泡发备用。用芝麻酱、韭菜花、食盐配好调料。锅中清水烧开后,放入羊肉片,抖散,肉色变白,即可捞出,蘸着调料食用,羊肉片涮完后,再放入白菜、豆腐、粉丝等食用。
用法:边涮边吃。
方解:涮羊肉是北京传统名菜,又称为羊肉火锅。其中羊肉味甘性温,具有温补的作用,配以健脾的豆腐、补肾的芝麻酱、清热的白菜等食物,温而不燥。适合于冬天食用。
功效:温中益肾
2、狗肉粥(《食医心镜》)
组成:狗肉100g,粳米100g,生姜、食盐适量。
制作:将狗肉、生姜洗净,切成碎末,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置大火上烧开,加入狗肉、生姜、食盐,用小火煮熟即成。
用法:经常食用。
功效:补脾肾,助阳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