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心—越成长

作者: 鞍山晓军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21:44 被阅读8次
    阅读—悦心—越成长

            生活中最美好的事莫过于能够静下来心来读书,就那样把自己扔进书籍堆里,让心灵自然地生长,朝着那阳光,朝着那希望一路生长。

            有人曾问过我: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我笑了,读书的好处应该不是说出来的,书籍的香气是从内而外慢慢散发出来的,那种书香不仅会感染到我们自己、而且还会让身边的每一个人也都浸润到书香之中。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更好的诠释了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我们坚持读书,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对于读书,我只想表达我的感受,那就是:阅读、悦心、越成长。

    一、向下扎根——汲取营养

            对教师而言,读书、学习、思考和实践,缺一不可!学习什么,思考哪些问题和具体如何做,都离不开读书。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阅读实在是一种精神享受,这种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因为读书的快乐,纯粹是个人的感悟,古人云:“诗书悦心”想必就是这个道理。闲暇时,一本本好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份快乐、一种感动、更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1998年,怀揣着教育梦想,憧憬着成为受孩子们喜欢的教师,我走进了教育的圣堂。我知道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课堂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丰富自我。离不开工作中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地学习。更离不开书籍。因为读书可以触及先贤大师的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指导自己的行动。书犹药业,善读可以医愚。

            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也重新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能够用心灵呼唤心灵。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时刻提醒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该如何教书,如何育人。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告诉我对于天真的孩子们心平气和能够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山姆·斯沃普的《我是一只爱写作的铅笔》让我知道了原来带着孩子们写作还可以这样简单。于永正的《我怎样教语文》让我明白了语文就应该读写结合,简简单单就可以把语文教好。方心田的《晤暖》让我读着读着,心里涌起了莫名的温暖。于漪的《涌动生命的课堂》使我领悟了自己的课堂缺乏的就是和孩子们心灵之间的灵动。李志欣的《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让我懂得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要不断地出发,不断地修炼,必将遇见美好。王福强的《我就是教育》让我体会到了教育的智慧和幸福。……一本本的书籍,充实了我的头脑,丰盈了我的生活,指导了我的教学。

            一个教师喜欢读书,这并没有什么,毕竟我们的职业身份需要我们终身学习,终身阅读。我最想做的就是能够带领孩子们走进书海,走进阅读,让他们的童年浸润书香,让他们的人生因读书而变得精彩。

            要想培养一群爱读书的学生,首先要让他们对读书产生兴趣。如何让正处于玩乐中的小学的孩子们对枯燥的书本产生兴趣呢?我陷入了思考……

            正在我踌躇的时候,《教师博览》杂志走进了我的生活,起初读起来没有什么感觉,但是随着每个月的如期所至,每篇文章的心灵碰撞,我渐渐感觉到了它的魅力:这是一本面向我们广大教师的综合性文摘,里面的内容赋思想性、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里面的好多文章,对我们一线老师都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而且它也给老师们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从《教师博览》中,我明确了要做一个读书的教育人,不仅要在现实工作中脚踏实地,更要在精神层面上修心养性。从此《教师博览》便开启了我和学生们的阅读之旅。

    二、书香浸润——愉悦心情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这样我寻着名师的脚步,带着孩子们走进了书海,走进了阅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阅读中得到文学的滋养,享受语文,享受学习。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乐读,愿意读,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我自编了儿歌小册子,孩子背诵儿歌的同时,就把学校的规矩掌握了。我给孩子们读绘本故事,让他们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我建立了班级的小藏书馆,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阅读。我带领学生同读一本书,彼此交换心灵的感悟。我指导孩子们开读书交流会,把自己的阅读经历分享给大家,把自己读过的好的书籍推荐给大家,分享阅读,分享爱。我带孩子们每天早上跟随彩虹花和悦汇上网络晨读课,用诗歌将孩子们唤醒。

            只要学生愿意读,无论他读哪一类的书籍,只要是健康的,有益处的我都建议他们去读。孩子们就这样在书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我有时也愿意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我觉得大家一起读、一起背的时候,会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气场。每天的课前3分钟读书演讲,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慢慢地我发现读书让孩子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信写在他们的脸上,笑容挂在他们的面颊,智慧深深地住进了他们的心田。

    三、向上生长——遇见美好

            对教师而言,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是对我们生命成长的一种积累和完善,对我们精神世界的一种重建和修补。可以武断地讲,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一个读书而不写作的老师,最多只能算是半个读书人。

            上课之余,我总喜欢把发生在身边的教学故事写一写,起初写出来的文章虽不至于味同嚼蜡,但也缺少了音韵之美。但是在不断地阅读中,不断的输入中,慢慢地我发现,文章写来得心应手多了,真是看得多,才能想得多,只有想得多,才能写得出。于永正老师说:读写一定要结合。对,孩子们读了那么多的书,是时候该写一写了。心灵日记、循环日记、班级日记记录下了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我手写我心,原来写作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我带着孩子们和我一起参与网络简书的写作,日更一文。因为我想让他们在爱上读书的同时,也能爱上写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转化成文字,永远地保留在记忆的长河里,等到有一天回忆时,会想起在小学时光里与老师同学度过的点点滴滴,会想起有简书陪伴的日子原来是这样的温馨与惬意,到那时,孩子们一定会感谢自己曾经跟着他们的张老师用文字续写着生活的精彩。

            在简书上写文章,小家伙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许这简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以往留作文,孩子们也都不见得有这样积极的热情呢。我分析了为什么学生比较喜欢在简书上写文章的原因。一是他们的张老师——我,在简书上写了20万字,他们把我当成了榜样,我就看到好几个孩子们在文章中写到“我要向张老师学习,坚持每天写文章。”哈哈,孩子们,你们的节奏是逼我快步成长呀,不然就要被你们赶超上来了呢!二是简书上写作,对于孩子们来说比写在纸上要新鲜的多,孩子每天都告诉我写累计写了多少字呢。简书的特殊功能就是带字数统计,每天你写出来的文字,都会被累计在一起,看着每天的数字都在增加,内心的喜悦只有写简书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三是简书让孩子们有了自信,孩子们写完的文章就会分享到我们班级的群里去,每个人都能够看到,大家都会点赞或评论,一个小小的喜欢,就能够满足孩子们心,而鼓励自己继续写的勇气。

            有人说,人生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靠书籍启蒙,今天靠书籍导航,明天靠书籍开拓。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亲爱的伙伴们,让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起舞吧,带着孩子们走进书海,共同阅读,阅读,悦心,越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悦心—越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fa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