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班之后再学外语,尤其是开始学一门新语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往往把它归结于“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语境”,但实际上可能另有奥秘。
一个咨询师在给一家丹麦公司的高管们做访谈的时候,无意中问到了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有人会丹麦语吗?哪怕一句简单的‘你好’都可以。”
结果大家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会。
这个咨询师很惊讶地说:“可是你们毕竟在一家丹麦公司工作啊?平时也经常有丹麦同事过来出差,聊天的时候都没有好奇地问问,学上两句吗?”
这次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因为他们都讲英语啊!”
这个咨询师后来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感慨说,学习一门新语言看似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是一个心态问题。因为成年人都想表现得聪明,不愿意露怯,而刚开始学语言的时候,那种笨拙和经常出错的状态会让他们觉得很没面子,自然就会找借口回避。
相比于没有时间和没有语境,这种害怕出糗的心态才是职场人学语言的最大障碍。
为什么进了职场后再学外语这么难?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会觉得多学一门语言是有好处的,只不过对好处有多大可能认识不足。
一个女孩在几乎不会一句日语的情况下跳槽去了一家日企。同事们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她们部门的老板虽然是日本人,但中文讲得非常溜,还会中文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平时的邮件沟通也是用英语,按理说她并不需要学日语。
但是她刚好也挺喜欢看日剧,慢慢地也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了起来,时不时还和老板练上几句。学了两年,过了一级(当时日语能力考的最高级),再学了三年,听说读写已经基本上没有问题。此时恰好遇到了更好的工作岗位,除了专业之外,对方看中的恰恰是她的日语能力。
假如只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新的语言能力会加强你的稀缺性。而且每多学一门语言,一个人的稀缺性不是线性增加,而是指数级跃迁的。
也就是说,在一百人之中,会两门语言的人不会超过十个,而会三门语言的人可能最多只有一个。而且,这种“会”,还并不要求达到“精通”的程度。
偏偏就有一些可能并不在你预料中的工作机会,会需要用到这样稀缺的人才。
那么如果能意识到语言的价值的话,一个人能爆发出怎样的实力呢?我有一个印度朋友,在接近三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去日本工作的机会,但是对方开出的条件是他需要在三个月内掌握日语。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结果就真的在三个月内拿下了日语等级考试,而且还是在边工作边学习的情况下!大家都知道印度人在英语方面有优势,但是一门新的语言使他成了相对比较少见的“会日语的印度人”,成就了他的稀缺价值。
打造自身的稀缺性实际上是整个职场经历中最最重要的目标。而语言在各种稀缺性条件中,还算是标准相对客观的一种。
为什么进了职场后再学外语这么难?其实学一门新语言除了当做求职的敲门砖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你了解到另一种思维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各国人的特点从他们的语言上都可见一斑。比如说,都说美国人比较简单直接,中国人敏感细腻,日本人周到客气,在语言上就能多少看出来。
据统计,要完成大多数场景下的表达需求,用英文需要不到2000词,用中文需要5000词,而用日语需要将近10000词,原因就在于英文通常直接表达中心意思,中文习惯于加上一些修饰词,而日语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大量寒暄语,从惯用语语汇量上可以明显看出各国人的差异。
在语法结构上也会有明显的体现,比如说英文的从句嵌套、中文中不可忽略的形容词和副词、以及日语的谓语后置。某种程度上看得出各国人倾向于把表达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
所以在自己表达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讲英文时要简练,讲中文时要精准,讲日语时要含蓄。让你的英文变得Chinglish的可能并不仅仅是用词,更是你惯用的中文思维习惯。
其实不同文化下的思维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你完全可以把其中的一些长处吸收过来,成为你思考和表达的助力。
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心理技巧与你分享。当一个人用自己的母语讲话的时候,比较容易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在和外国人沟通的时候,如果你需要从气势上压倒对方,就尽量不要使用对方的母语,而是建议用你的母语,或者至少选择中立的第三方语言比较好。
在这一点上我有深切感受。如果你不喜欢一个日本人,大多数时候整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和他讲英语。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明霄雨知识频道,一起来让知识为我所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