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7日,单位之前通知的开工时间是下周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十几天不曾出家门,先生中间去了一趟超市、单位2次。其他时间我们全家都呆在家里。
老大幼儿园每天都让通报孩子的身体状况,我们单位每天上报外出轨迹,手机里充斥着不断上升的数字和大家的焦虑,恐惧。心情极其的复杂,想要稳住心情,安心的呆在家里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光。我上次写文章时就开始做了一些改变。
感谢一些公号免费贡献智慧。
1.上午学习专业知识,听课件,把证据,九民纪要听了一遍,心里增了不少份量,还需要继续,还有很多想学的,竟有点上瘾的感觉,一天不学,就觉得空虚。但是一想到要上班,要竞争就有不明的压力,可是理性告诉自己,不工作,没有钱。可能是人对未知的一种畏缩与恐惧,直面了,走出去了也就过了。
2.下午陪孩子做手工,做实验,做美食,很有意思,孩子们很喜欢。一直陪伴孩子们的时光是比较碎片化的时间,周末大都是外出游玩。像现在这样大把的在家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度过,一开始有点不耐烦,有点离不开手机的无聊,有些烦躁,这种情绪很糟糕,最亲最爱的人就在身边,可是我缺不愿意,不知道怎么陪伴他们。现在好了,定下心来,做手工,做实验,做美食,孩子们开心,我也特别有成就感。
3. 孩子们学习时光。玩玩,吃吃喝喝后下午他们还是挺喜欢学习的。因为年龄小,也没有刻意的学什么,只是让他们感受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先生负责老大,我负责老二,简单的数学,贴纸。其实还有拼图,逻辑狗很多可以学习的。
4.每天晚上的亲子共读时光。4个人每人讲一本绘本故事。他俩都非常喜欢,经常要求我和他们爸爸每人讲2本,他们爱书。这个和从小就给他们买书每晚读书有关系,这点我还挺自豪的。现在他俩已经开始可以自己讲一些简单的了。
5.有时我还会觉得精神空虚,这一周我选了2部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和《以女儿之名》。本杰明这个生命轨迹与正常人正好相反的人的一生,看似荒诞,却给人巨大的感触。平和,积极,爱,对人的尊重,对死亡的淡然。他这一生经历了战争,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去,忍痛离别自己所爱,可是他从不抱怨,用尽全部去经历,去体验,去热爱,这样活着才有意义,比苟延残喘,半死不活,唯唯诺诺,抱怨又隐忍的一生精彩太多。当然,这是电影,是引导。尽自己所能,走出抱怨与消极,去勇敢面对,直面而活。以女儿之名,一个用30年为女儿换了真相与正义的法国父亲。这是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和之前看的一个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有一些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是私力救济一个是诉诸法律,私力复仇让人很爽,诉诸法律看的压抑。感觉这里面有深深的不同,有时间再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下周开始上班吗?不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