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秦淮藏傲骨

作者: 天境Alan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10:42 被阅读0次

十里秦淮静静地流淌,那漾漾的柔波碧阴阴的,厚而不腻。难道是六朝金粉所凝?我想于圈圈涟漪中寻找昔日繁华的影子。她沉默不语,让温婉的碧水映出另一个我,那个我于梦境中缓缓地走入了她。

桨声轻咏古风雅,灯影醉弹十里琴。

古时秦淮便有乘船赏灯的习惯,文人墨客泛舟河上,船舱间放上一张小方金漆桌子,桌子上摆上宜兴茶壶,极细纹理的杯子,烹着上好的雨花茶。等到了薄雾须臾,登船毕集,就看到了火龙婉蜓,光耀天地的景象,不一会儿便听到了扬槌击鼓,争渡喧闹的声音涌来。那时榴花乍红,柳絮飘散,画舫灯船,一艘接着一艘,徐徐驶向秦淮河。“一围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海来。”灯船所到之处,两岸的河房河厅,都被染成灯影的颜色,秦淮河如同变成了天上的街市。

一条文脉的河,名家才子将自己的才华献给了这条充满着胭脂气的河,也伴随着她在时间长河中静静地流淌。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秦淮河总是萦绕着歌声,给她蒙上了神秘的面纱。青楼女子吟诗、歌唱、作画、舞蹈,她们各有特长,成为秦淮河一大特色。《桃花扇》中的“秦淮八艳”更是名满天下,最出名的便属李香君。她擅长南曲,歌声甜美、委婉,一曲《琵琶记》被她唱得醉人难起。但身处红尘的她,却不甘坠落,用自己正直和善良追求自己的梦想。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她没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依然保持着坚强的民族气节,为国家奉献自己的涓埃之力。是的,她以《桃花扇》出名,又与桃花扇一同谢幕,平静地结束一生,却难以掩盖她的伟大。

一条有气节的河,不会因为婀娜多姿而隐藏着她的坚韧不拔,她是南京的“母亲”河,陪伴着一个个伟大的王朝,一步步走来。

秦淮河水依千古,多少功名世上传。

江南人文荟萃,走出多少大家才子,却难以想到她也是爱国者的摇篮。他们却并非是一群文弱书生,他们有理想有气节。“状元实业家”张謇于江南贡院走出,开办大兴纱厂,虽然艰难曲折,却如“挡潮墙”屹立洋商充盈的社会,将“洋布”标签狠狠地扯了下来,贴上了最熟悉的方块字。实业救国,文人张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着自己的抗争,平凡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从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走出来,也将必然留下他们的傲骨。他们的事迹被一波秦淮河水拂去,永恒留在她的心中,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

她是一条有文化有傲骨的河流,轻声诉说文人的气节和那一段辛酸的近代发展史。

一条河流的伟大,并非是开阔宏大,抑或是蜿蜒婀娜的,而是与她的清澈波纹是否藏着文化的痕迹,在河水的涟漪中能否看到历史的沧桑,在她柔弱的身躯里是否也有一种骨气,刚柔并济。

秦淮河,

她绵长,历史文化静谧流淌。

她婀娜,佳人气节荡起涟漪。

她开阔,文人傲骨撑起腰杆。

我轻轻蹲下,轻抚秦淮水,

梦境中看到这条河最隐秘最深的痕迹……

相关文章

  • 十里秦淮藏傲骨

    十里秦淮静静地流淌,那漾漾的柔波碧阴阴的,厚而不腻。难道是六朝金粉所凝?我想于圈圈涟漪中寻找昔日繁华的影子。她沉默...

  • 十里秦淮藏傲骨

    十里秦淮静静地流淌,那漾漾的柔波碧阴阴的,厚而不腻。难道是六朝金粉所凝?我想于圈圈涟漪中寻找昔日繁华的影子。她沉默...

  • 咏八艳之秦淮风骨

    秦淮八艳 身逢乱世不自哀, 八艳冶游是秦淮。 欺霜赛雪傲骨在, 谁道红颜无大爱? (秦淮八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

  • 秦淮古城

    十里秦淮,不如有你。

  • 原创新赋:秦淮赋·八艳

    秦淮赋》 十里秦淮, 一水相隔河两岸。 江南贡院, 秦淮八艳, 金陵盛名各分半。

  • 夜游秦淮河

    十里秦淮,十里中原。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印象中的秦淮河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 秦淮夜色(七绝)

    秦淮夜色 公子凌/原创 十里秦淮灯万盏,六朝金粉寂东风。 波平...

  • 十里秦淮

  • 十里秦淮

    蓝天、白云、绿水、骄阳,静雅的玄武湖,美丽的南京城!相隔15年,又一次来到了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六朝皇城。 ...

  • 江月夜

    十里烟花扬州路,秦淮水月摇红影。春江潮涌连天雪,无边月落压船轻。漫天星斗纷摇落,点点藏于波底明。岸上行人簇如织,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里秦淮藏傲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qy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