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散文
读书笔记(7)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读书笔记(7)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作者: shanyoumuxi | 来源:发表于2022-05-06 15:18 被阅读0次

在斐德洛真正进入哲学后,他读到了一本有关东方哲学的书,感知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主要从理论角度理解人的存在,而东方文化则从美感的角度去理解,两者貌似从来没有见过面,这也就对应了斐德洛的古典和浪漫的冲突。而在向深层次挖掘,理论与审美是同一世界的不同组成成分的对立,我觉得这种联系也引出了接下来的融合现象。

在攀登哲学的最后时刻便是心灵的高山区,在那里,会出现高原反应,会提出各种问题:真理是什么?当你说某个东西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么久的人类文明,到底有进步吗?新的思想确实取代了旧的思想,但是现代文明出现的战争,海洋污染,全球变暖,有何进步可言。当然,这是浪漫的想法,或许人类文明进步的来源是理性,因为理性的存在,人们获得了不同于原始社会的自由。

想到这里,斐德洛庆幸在某一天打开了一本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给斐德洛巨大的七启发,从而想要解决古典与浪漫的所有问题。在提到康德思想时,不得不先说说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休谟通过最严格的归纳与演绎去探寻世界的真正本质,他认为人类从一出生开始就没有任何思想,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于感官经验,甚至在我们的感官世界中,没有因果关系,这也是休谟为什么又被称为“怀疑主义者”。他不赞同因果,认为所有我们总结出来的规则并没有包含一切,对此,我认为虽然有些道理,但也有些极端了。而康德没有完全拒绝休谟的思想,反而觉得这种思想把他从独断论的睡梦中唤醒了。他把经验中的感官换成了“先验”,比如时间和空间就是不存在于感官世界的,这是在人类一出生前就存在的,而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就是采用时间和空间这类先验直觉。

是不是有些混乱了,其实很容易理解,罗伯特拿摩托车举例子,在休谟看来,摩托车的形象只是我们的感官多感受到的,没有实体存在。但是如果没有实体,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摩托车的话,如何证明感知到的两种印象来自于同一辆摩托车。这便产生了无解状态。而康德就会抛开感官,其实在我们心中已经有一部摩托车了,它是先验直觉认知到的,且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种连续性,所以不同的印象都不会影响摩托车本身。摩托车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它都是实体,你的感官只能证实它的存在。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冲突时,康德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融合两者,然后就会更容易地去理解世界。

这一章的内容很是让我大受震撼,也开始对康德的思想产生了兴趣,搜索了几个相关的视频,当然我只是浅尝一下,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后续,也希望康德思想可以在这本书里有更多的体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7)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qz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