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月亮与六便士》: 做眼明心静、向光而行的追梦人

《月亮与六便士》: 做眼明心静、向光而行的追梦人

作者: 短毛碎 | 来源:发表于2023-06-03 17:57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看林清玄在《百合花开》中说“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忽然就联想到《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查尔斯,多数人认为他是个抛妻弃子、自私自利的薄情汉,但也有另一部分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哪怕会粉身碎骨,人也要追求理想,要为梦想而活的精神。

这部作品诞生于被誉为“英国莫泊桑”的著名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笔下,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性查尔斯▪史特利克兰毅然抛下生活中的一切,为了理想燃烧生命的故事。

毛姆是世界文坛中少有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三栖作家”,他惯用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对社会、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的批判,其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评为20世纪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在他人生巅峰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杰出代表作。

书中的主人公原型查尔斯是与著名画作大师凡▪高,塞尚一起并称为印象派三大巨匠的法国画家高更。

毛姆用平实但极具力量的文字向读者铺开了一个追梦人坎坷的心路历程,读完这本书,不由得让人引发对何为梦想、价值和成功定义的重重反思。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毛姆的这本书中去吧。

1.不必为他人活,安心做自己就好

查尔斯▪史特利克兰,拥有精明的妻子、可爱的孩子、稳定而不失体面的工作。他明明已经是许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却毅然选择给妻子留下一封只言片语的信后转身离去,从此天各一方,不论悲苦也绝不回头。

查尔斯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可父亲认为这是个荒唐至极的念头,所以,毫不留情地将他的画笔和梦想一起扔出了窗外。查尔斯中规中矩地按照父母规划的方向长大了,他保持着作为一名贵族生活的体面感,但,只有自己知道,那张所谓的“面具”下生长着一颗随时会爆发的火种。

他背负着亲人的误解,只身跑到巴黎学画画,饥饿和困苦始终相随,虽然无人赏识他的画风,但他也不愿为了迎合别人而去改变。

有人劝他放弃,他却说:“我必须画画,这由不得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落了水,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无关紧要,反正他得从水里挣扎出来,不然就得淹死。”

是啊,大多数人选的路可能是看到有水,就会自然地躲避,但查尔斯则选择与水正面抗争,而且他的目标是必须上岸。

物质的严重匮乏丝毫没有影响查尔斯追寻自己的精神世界,他最终抵达了梦中的归宿——塔希提岛。他在那里点燃了梦想之炬,也是在那里,经历长期病痛无情的折磨后,他带着自己创造的绝世画作,毫无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说到底,查尔斯根本不在乎是否有人能读懂他的画,有生之年里,他的画作没为自己创造一分钱的收益。而死后,那些遗作也被低贱拍卖,甚至还不如一个煤油炉值钱。

可那又如何?查尔斯追求到了自己的梦想,至于其他人怎么想,并不重要。

梦想之路,道阻且长。如果我们也在追梦时屡受打击,你会坚守初心,决不放弃吗?

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曾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

为了舞蹈梦,她放弃生子,常年不食碳水,手术切除肋骨……但杨丽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因为坚守,那只初识于1986年舞台之上的白孔雀才能成为无法被超越的化身。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得到心之所想,从来都不是难题,唯一要做的是——用你欢喜的方式,享受追梦的过程,不达目的不罢休。

2.有“边界感”是成年人最基本的素养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视频,说的是一个妈妈因在群里晒孩子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被踢出群,由此引发热议。前期大家觉得是班长太小气,但了解缘由后,很多人纷纷diss这位妈妈的做法不妥。

原来,这个妈妈经常在群里炫耀自己孩子的各种成绩单和证书。如果仅从为孩子骄傲这个角度出发,她的做法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她从未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尤其是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的感受,所以最终被“踢出群”。

究其根本,这位妈妈的问题出在与人交往没有起码的边界感上。

何为边界感?

即我不说,你不要问;我简单说,你不要追问;我不喜欢,你不要强加于人;你开心的事情是你的,不能要求其他人非要和你感同身受……

有人会说这类人是过于热情。其实不然,在这个大家都各自背负生活压力的时代,有边界感不仅是对他人应有的尊重,更是对自我的保护。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角查尔斯,就是个边界感很强的人。

他不想解释为什么要抛妻弃子去画画;为什么穷困潦倒都不卖画;为什么画画时只能一个人;为什么你照顾我,一定要说谢谢……

也许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人。冷漠,甚至不近人情。但如果从边界感来分析一下就想通了,因为那是查尔斯的生活啊,跟其他人无关!

反观他的“朋友”施特洛夫。尽管画艺不精,但却是一位特别友善和热情的人。

查尔斯越不理他,他越凑得近;尽管被查尔斯辱骂,他也依然会笑脸相迎;查尔斯病重,他跪求妻子同意将其接回家照顾;妻子出轨查尔斯,他依然舍不得与其决裂……

也许,有人会说,潦倒的查尔斯应该感激有施特洛夫如此看重自己,但事实是,这一切都是施特洛夫的一厢情愿。他既不懂得用边界感保护自己的家庭和妻子,也不懂得查尔斯是十分注重边界感的人,有距离反而更好。

最终,施特洛夫的妻子至死都不愿再见他,查尔斯也不再理睬他,施特洛夫一无所有地离开巴黎回了乡下老家。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提到一个词:糨糊逻辑。

即糨糊是一团没有边界的物体。

就像有人打着“我是为你好”“是因为关心你才这样”的幌子掺和到别人的生活里,毫不自知适可而止,用自我的道德标准来捆绑他人。

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

3.不被世俗所扰,勿做“假面人”

如果有人问你,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什么时候?恐怕我们都会选择童年吧。

童年的快乐来自内心的纯净,那是毫不掩饰、真实不虚的快乐!所以那句“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才会如此令人心向往之。

经历人生各种磨难的洗礼后,人不自觉地会变成“假面人”,还有机会回归初心吗?

查尔斯的第一任妻子史特利克兰夫人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假面人。

尽管与查尔斯共同生活了17年,她也从未了解丈夫热爱画画,并且讥笑对方的选择。她一边痛斥丈夫的背离,一边对外制造谣言说丈夫是因为出轨而抛弃了她。家庭不再完整,但身份和地位不能失去。她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转移到两个孩子身上,让全家人保持体面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很讽刺的是,“我”(文中作者的化身)特意拜访她告知查尔斯的死讯时,却发现在史特利克兰夫人家里挂着几幅查尔斯画作的复制品。她与客人就此侃侃而谈,仿佛这个家一直都是查尔斯的归宿,丈夫也从来就不是当年那个被她讥笑和辱骂得体无完肤的伪君子,在众人面前,她才是查尔斯成为画家的最重要的“托举人”。

只是她不懂,他的画里早就融入了自己的灵魂,那不该是被粗陋地称为“装饰品”。

有人被生活雕刻成“假面人”渐行渐远,也有人能最后回归初心。

清代名人纳兰性德才华横溢却淡泊明志。他虽出身显贵,却对仕途富贵厌倦不已。在经历内心反复的思想斗争后,他选择摘掉面具,回归真我。尽管英年早逝,却不枉此生,留得佳句在人间!

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道出了多少人心所往。

网图侵删

4.写在最后

这个故事在查尔斯倾尽全力完成的画作随着他的生命一起消失于火海之中结束了。那幅被极少人所见的惊世杰作被他赋予了生命,那是对人类的赞美、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更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为绘画而来,也消失于绘画之中。

月亮与六便士,寓意为理想和现实。假如给你选择,你会不遗余力地去追求梦想,还是会向现实低头呢?

网图侵删

相关文章

  •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作为一个在追梦路上的姑娘,我想把《月亮与六便士》分享给正在追梦路上的你。 《月亮与六便士》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

  • 《月亮与六便士》:梦想并不比现实高贵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亮。” ——毛姆 这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经典语录,被无数追梦的人奉为经...

  • 2020-06-12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亮。” ——毛姆 这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经典语录,被无数追梦的人奉为经...

  • 《月亮与六便士》:勇敢的追梦人

    距离读完《月亮与六便士》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记得最开始看完的时候感慨非常,但一直没想要写下来,今天再翻开这...

  • 艺术家的顿悟与解放-读月亮与六便士杂感 - 草稿

    “月亮是高不可及的,而六便士到处都是。多少人只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又低头继续追逐六便士。” 第一次读完月亮与六便...

  • 自我救赎

    最近读到《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只有一个感觉:追梦的人是值得人敬仰的! 我们都在波澜不惊的生活中重...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我是月亮,你是六便士。

  • 月亮与六便士

    标题: 月亮与六便士 读书日更Day 341《月亮与六便士》毛姆 001 月亮与六便士 其实只要我们还活着,理想和...

  • 《月亮与六便士》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作者:毛姆。书名《月亮与六便士》,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

  • 爱与恨的边缘

    爱与恨的边缘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在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亮与六便士》: 做眼明心静、向光而行的追梦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sv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