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作者: 爱迪生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16:11 被阅读90次

    从斋普尔到焦特布尔七小时车程,发现我的耳机真的是专治晕车的灵药。焦特布尔又被称为蓝色之城,城中许多房子都被漆成了蓝色,多为婆罗门的房子,但现在也有许多非婆罗门家庭效仿。蓝色在印度教中有特殊的含义,湿婆的脖子就是蓝色的,关于湿婆的蓝脖子有个让人想笑的神话故事。印度教的众神也是会死的,只是死得比较慢。他们为了长生想要寻找海底的一种灵药,所以用一条天蛇搅动大海,当灵药就要浮现出来的时候,天蛇终于忍受不住了,哇的一声吐了,吐出大量毒汁,这些毒汁如果落到地上,会导致生灵涂炭。湿婆神虽然脾气不好,但是生性爱民且法力强大,在其他神仙束手无策之时,他挺身而出,将这些无处存放的毒液饮下,至此成了蓝脖子。这也是湿婆虽为毁灭之神却也最受印度教徒爱戴的原因。湿婆神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标志物林迦,也就是男性生殖器,所以他虽非印度教的创造之神,本身却也带有创造的含义。在印度哲学中,创造与毁灭视为一个整体,生既是灭,灭既是生,循环往复。想想我国道家的阴阳八卦图,有助于理解这一概念。古印度哲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梵,是万物的生灭与规律,有时被人格化为梵天这位大神,有时就只是一种难以说清的概念,类似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道,或者是古希腊哲学中的罗格斯,是神性、人性、物性的总和,是我用自己的语言只能简单介绍到这个地步的一大坨纷繁复杂的东西。出发之前,本想稍微研究一下印度哲学的,结果真的只是稍微研究了那么一下下而已。印度哲学是一棵不断分岔的大树,不同宗教有不同思想,随着时间的推进宗教里的不同教派在基本教义上缝缝补补,产生与时俱进的主张,搞得我晕头转向,资料看一段忘一段,只能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印度哲学的价值观整体上带给我一种消极的感觉。对于种姓阶层固化的认命,对于来世的美好向往,导致对今生苦难的无动于衷,可以说是古代社会的一种安之若素,也可以说是不思进取。古代中国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主流的儒家思想锻造了修身立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情怀,让人人心中都有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整体上说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价值观。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让我们在潜意识中就认为积极是褒消极事贬,但咬定这种态度而不去倾听一下世界上其他文明的不同想法则是一种极端的狭隘。想想常被许多人当作人生谏言的那些佛学金句,剥开现代人的那些心灵鸡汤式的理解与诠释,这些金句的底层含义其实就是一种厌世思想。佛学里的苦海无边和生死轮回的理念都是源于早先的印度教,只是佛家信徒对待这些理念的态度,用我们的话来说,更加积极一些,他们修的不是今生,不是来世,而是彻底的脱离人世间,也就是涅槃,因为在他们看来,活着就是苦,人间就是苦,升官发财也依旧在苦海当中,所以求佛祖保佑升官发财其实求错了地方,应该求佛祖保佑早升极乐……宗教要想抓住普罗大众,是必须要许下一些好处的,群众只要虔诚祭拜就行,那些经卷上艰深难懂的奥理就留给僧侣们慢慢研究吧。这也是汉传佛教的许多理论与释迦牟尼创教之初的教义大相径庭的原因,任何思想在顺应时间及地域差异的过程中都需要做出改变,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如今的印度教内部也产生了不少思想先进教派。

    到了焦特布尔,首先去的是曼多尔遗址公园,花草树木,泉水湖泊,猴儿松鼠在周围窜来窜去,鸟儿展翅高飞。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周日的下午,遗址公园成了野餐郊游的好地方,这里外国游客不算多,主要是当地人。印度家庭齐齐出动,必不可少的五颜六色blinbing,必不可少的合影拍照。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曼多尔遗址公园是焦特布尔建城之前的马尔瓦尔王国的都城,如今是一座面积很大的遗址公园。里面排列有王族的墓标塔(墓标塔里没有遗体,也没有骨灰,只是一种纪念碑形式的建筑,印度教实行火葬,死者骨灰撒入恒河),以及数量众多的石碑石雕和庙宇。宗教色彩浓郁、结构巧妙的建筑比比皆是。在印度1947年独立之前,整个拉贾斯坦地区势力最强的三大王国分别 是斋普尔的Amber王国,焦特普尔的Marwar王国和乌代普尔的Mewar王国,三国血统上都属於拉吉普特Rajput民族。在焦特普尔Marwar王国的重心迁移到梅兰加尔堡前的数百年里,曼多尔Mandore这个古老的小镇一直是王国的都城。为了抵御其他王国的频繁侵略,国王焦特才建造了新的梅兰加尔堡,曼多尔古堡就被逐渐废弃了。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小小地逛了一下,发现这里各路神仙的雕刻真是多啊,印度教的神仙千千万万,我比较了解一点的还是三位主神,湿婆、梵天和毗湿努。信仰湿婆的教众最多,但其他神仙也都有自己的受众,有的时候受众按城市区域划分,比如乌代布尔信仰毗湿奴的人比较多。我个人其实挺喜欢湿婆神的,他是美型男,而且行事风格让人感觉萌萌的。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晒得比较苦,没有在遗址公园待很长时间,阳光直射这片干旱地区上的绿洲,古迹的无言是休闲假期的背景声,印度人真的不戴遮阳帽的吗?

    梅兰加尔古堡由焦特国王建于1459年,(焦特有时也被翻译为久德哈,所以焦特布尔也可以称为久德布尔,布尔指的是城邦,城名的前半部分便是城邦国王的名字。)据说走在焦特布尔旧城区的每个角落,抬头都可看见位于125米山上的梅兰加尔古堡。这座主体由黄砂岩构件的建筑,居高临下望着脚下的蓝色之城,高贵睥睨,下巴朝着地平线鼻孔朝着天,如海面上的一艘旗舰。在这里水能载舟,却并不一定能覆舟,梅兰加尔古堡是从未被攻克的城堡,其防御之坚固可想而知。古堡一共有七道门,分别为不同王公在不同时期建造。印度古时战争多用战象,其中有一道门的设计便是专门用来暗算战象的,战象必须铆足力气狂奔才能用其巨大冲力撞开城门,这道城门便是建造在一条上坡路的拐角之后,奔跑的战象不容易拐弯,便会一头撞上厚实的城墙暴毙。除此之外,城门上的铆钉和城墙上的城垛在战争时期都各有用途。

    传说梅兰加尔城堡修建之前,此处是一位僧人的修炼之地,为了城堡的修建而被驱逐的僧人诅咒这里将日夜干旱,诅咒灵验,国王只好在古堡内另修一座寺庙供僧人居住修炼,但干旱的境况并未改善。其实这里本来就无雨可下,跟诅咒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建庙也并没有什么用。

    这里又是一个当地游客众多的景点,无奈导游在前面跑得太快,只好对旁边那些盯着我想要拍照的印度美眉们表现出视而不见的态度,记得拒绝了一位长得帅帅的哥的请求,他貌似有点忧伤。其实我已经很卖力地跟着导游了,但坐电梯上山时还是被划分到了下一波。电梯门是一道栅栏,古色古香,看起来跟中世纪押送罪犯的囚车差不多。直接上到城堡顶层,日头西斜,放眼望去,蓝色之城闪着粼粼波光,一直蔓延到天际。那种蓝色似一种纯真的忧愁,没有浓烈到化不开,而是淡淡的一抹,恰如这座城市表面的气质,匆匆过客永远都看不清它内心饱含着怎样的悲欢。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看城堡看宫殿,看的永远是那些窗檐门廊,那些雕梁画栋,那些盘旋而上的石阶,那些高不胜寒的亭台。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没有看见如攻略里描写的热闹的拉杰普特歌舞表演,但看到一群学校组织来游玩的学生,穿着西式校服,在玻璃陈列柜前留下匆匆一瞥,像一股股嬉笑自如的风,拂过城堡500多年的沧桑,似曾相识又恍若隔世的感觉,小的时候关心的永远不是去游玩的地方,而是大家一起去游玩的地方。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之前看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的时候,对细密画产生过一点兴趣。波斯细密画是13至17世纪在波斯文化圈内流行的小型画种,以历史、宗教和文学书籍的抄本插图为主。波斯细密画线条纤细,色彩艳丽,造型程式化,追求平面性和装饰性,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16世纪波斯细密画又随着伊斯兰文明一同进入了印度,促成了莫卧儿细密画的诞生。

    当然,我是分不清各种细密画画派之间的区别的。走在梅兰加尔古堡的绘画陈列室里,想起《我的名字叫红》中大师进入苏丹的艺术宝库饱览所有精美绝伦的画作之后,满足地刺瞎自己双眼的情节,他们为之心醉神迷的美,在某些后世的外行眼中,或许只是些散发腐朽气息的简单色块与符号。古代大师用生命谱写线条与色彩的故事,他们的众多作品在呕心沥血完成之后直接被封存,贵族们将这些作品视为一种宝藏,宝贝被藏起来,或在战火中被焚毁,或陈列在现今的博物馆中,被极少数的人欣赏研究。这是一种悲情吗?不,这是一种信仰,信仰自己所认同的美,并为之千千万万遍。

    夕阳涂抹山谷,城堡披上霞光,天空中出现鱼鳞状的云朵。在炮台旁坐一坐,鸟群穿梭在城堡与蓝城之间,次日又将是一个晴天。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4:浅尝蓝城焦特布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tppqtx.html